移動互聯網時代積攢了實力的互聯網巨頭們開始摩拳擦掌,紛紛發力在包括智能家居、智能硬件、可穿戴設備等硬件產品,以及云服務、大數據分析、語音交互技術等在物聯網中將會被大量使用到的技術。另外,小米、華為、京東、樂視、360、騰訊等巨頭企業依托自身優勢,各有倚重,開始在物聯網市場中攻城伐寨。物聯網市場才剛剛開啟,就已硝煙彌漫。
物聯網(IoT)帶來了另外一個巨大的風口,而在前一個風口——移動互聯網時代積攢了實力的互聯網巨頭們怎會輕易錯過這個市場!他們紛紛發力在包括智能家居、智能硬件、可穿戴設備等硬件產品,以及云服務、大數據分析、語音交互技術等在物聯網中將會被大量使用到的技術。另外,BAT、小米、華為、京東、樂視、360等巨頭企業依托自身優勢,各有倚重,開始在物聯網市場中攻城伐寨。物聯網市場才剛剛開啟,就已硝煙彌漫。
小米:打造爆品
“消費類硬件行業這幾年的運氣非常好,”小米副總裁黃江吉說,“我們在十幾年前遇到了互聯網這個風口,在五六年前遇到了移動互聯網的風口,而在過去兩年我們則認為,遇見了個比過去這兩個風口更大的一個風口——智能硬件、智能家居。”
小米公司非常重視智能家居這個產業,并且取得了非常不錯的成績。經過2014年一年的時間,小米已經出貨超過1000萬臺智能設備,包括智能電視、智能路由器、空氣凈化器等。“在數以億計的產品規模里,這只是我們走出的第一步。”黃江吉說。
當用戶開始使用智能設備之后,隨后智能設備的轉化率是非常高的。這些智能設備搭配在一起,能夠形成許多不同的應用場景。因此,智能設備的需求量在未來會很大。面對如此巨大的需求量,單獨一家公司是難以滿足的,因此需要更多企業參與進來。對此,小米也提供了價格低廉的智能家居模組,使得企業進入智能家居市場的門檻降低。
另外,智能硬件產品需要打造爆品,使得產品超出用戶的體驗預期,這樣,才能吸引用戶持續使用下去,讓用戶期待使用智能家居。
“智能家居這個領域才剛剛起步,需要越來越多的企業參與進來,互聯互通。只有共同努力,才能讓智能家居真正落地。”
百度:從可穿戴入手
一份調查報告顯示,問卷中的90%的用戶都希望使用智能家居產品,然而,真正滿意的用戶比例卻非常低。造成這種現象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智能家居設備不夠“智能”,用戶體驗不好,不僅沒能帶來便利,反而帶來了困擾。“而可穿戴設備作為一個最貼近使用者的智能設備,是最了解人的設備,智能家居必然會和可穿戴設備結合在一起。”百度技術構架師李新征說。可穿戴設備可以給智能家居提供哪些幫助呢?
一是,智能家居需要身份ID,這可以使得智能家居設備可以區分不同的用戶,滿足不同用戶的需求。而且,這個身份ID不僅限于固定的東西,它會采用生物特征提取技術(提取聲紋、心電、人臉等特征),確保使用的安全性。即使設備遺失了,也不會被錯誤授權。
二是,為可穿戴設備加入語音技術,可以實現更多功能。百度的DuWear智能手表系統可以讓用戶很方便地獲取信息,而且百度擁有深厚的語音識別技術積累,支持高精度語音識別,結合百度的LBS,可以為用戶提供許多服務。另外,加入聲紋識別的API,用作身份驗證,可以為用戶提供更好的操作體驗。
華為:做好“云”“管”“端”
大聯結時代正在來臨,包括全聯結的國家,比如,中國的一帶一路,國家寬帶戰略,歐盟2020數字戰略,這些戰略加強了國于國之間的連接;全聯結的產業,比如IoT、中國制造2025、工業4.0、互聯網+等,讓不相關的產業開始產生連接;全聯結的家庭,健康、安全、情感溝通、數據存儲等讓家庭的連接變得緊密。到2025年,將產生1000億個連接分布,其中,面向消費者智能生活的占據22%,面向消費者智能家居的占據18%的份額。
“全聯接的世界,涉及到人與人,人與物,物與物的聯接,涉及到需求的體驗、行業的協同、物的聯接標準。面對1000億聯接的多樣化業務場景,這將超越任何一家企業的能力,開放、合作,協同創新,是必然的選擇。”華為公司接入網產品線副總裁柴超說。
在智能家居領域,華為將會開放地與產業鏈上下游伙伴合作,通過標準開源、戰略聯盟、產業合作等方式催熟行業標準、政策、端到端解決方案,共同推進產業發展。
義烏靈鷗家政服務公司:專門提供家政、月子護理、育嬰師、保姆、專業陪護、服侍老人、醫院護理、鐘點工、家庭公司保潔、搬家等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