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日下午,召開了奇換社區現場會。曾亮超 吳彩娟 攝
“奇換社區從群眾出發,真正做到了惠民,我覺得可以復制。”19日下午,清遠市文明委組織相關成員單位和縣市區相關負責人召開了奇換社區現場會。參會人員實地考察了奇換社區名都便民點、奇換社區云山詩意社區服務點、奇換社區朝南維港半島服務點及流動交換現場,不少參會者紛紛感慨受益良多。
座談會上,與會人員聽取了清遠市文明辦專職副主任任嵌關于奇換社區實施細則的詳細解釋。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市文明辦主任戚華海就如何進一步推廣奇換社區作了講話。戚華海認為,讓資源充分利用,是奇換社區更接地氣、更有效推動創文的有效方法。要合理利用不同資源,迅速完成奇換社區便民服務點的構建并實現鋪成“一張”網的目標。
南方日報記者 魏金鋒 通訊員 潘南友 王伯房
重在便民
貼心服務進社區獲好評
19日下午,清城區云山詩意社區熱鬧非凡,由清遠市文明辦主辦,清遠市心理學會承辦的文明公益奇換社區行《愛在社區 健康身心》居民養身養心現場咨詢活動在此舉行。活動邀請了心理專家、養身專家、書法漫畫家現場為居民服務,獲得群眾的好評。其實這只是清遠奇換社區眾多活動的一個縮影。
根據《奇換社區以物換物活動實施細則》,活動設置市區大講堂,主辦方邀請本地名人或者知名專家在大講堂舞臺講清遠歷史、民俗等,與社區居民分享清遠歷史、民間小故事和居家防火防盜等知識。交流類型分為生活經驗、情感交流、思想交流等。
參與者在奇換社區流動換物活動中認領進駐免費換物攤位(做攤主),活動現場親自換物;參與者進駐免費換物攤位(不做攤主)直接將自己的舊物與別人的舊物交換。活動當天不能交換的舊物可委托主辦方“漂流”至下個小區繼續交換。
活動設立流動圖書館攤位,接受機關單位或者個人圖書捐贈,將圖書歸類整理,定時更新圖書來源,供社區市民免費閱讀并提供“一書換一書”的圖書交換。
活動還設置“我來搭臺 你來表演”的社區大舞臺,為社區小才藝家、表演者免費提供展示才藝的舞臺,現場提供文明知識有獎問答。活動現場設置社區節儉小游戲區域,吸引居民加入到游戲中,體驗節儉文明的良好傳統。
活動設置便民服務區域,邀請供電、移動等服務單位為居民免費提供便利的服務。現場設計攤位游戲和咨詢服務區,組織志愿者電器維修、專家義診、老人理發、理財知識普及、養生服務、科普公益、空調免費清洗、舊物翻新等服務。
在居民小區,選擇適當公共場所設立奇換社區固定點,為居民提供現場日常交換和服務。目前已經建設2個奇換社區固定示范點,在市區大型居住小區建起10個換物點。
功能齊全打造線上換物、交心網絡
據《奇換社區以物換物活動實施細則》顯示,參與者可以登錄奇換社區網絡平臺查看社區流動換物活動信息和換物發布物品;展示和交換,參與者在奇換社區網絡平臺(網站、手機APP、微信、微博)注冊賬號,填寫個人信息后可以上傳換物圖片和換物信息,聯系同平臺換物者進行物品交換。參與者還可以在奇換社區網絡平臺(網站、手機APP、微信、微博)交流分享節儉知識、節約竅門和換物感言,還可交友交心。這構成一個線上換物、交心的網絡體系。
在周末或節假日,奇換社區以帳篷隊的形式輪流在各社區(居民小區)進行閑置物品互換集市活動。集市現場設立奇換社區以物換物、奇換書吧、社區大舞臺、社區講堂、便民服務區、節儉小游戲區等,各社區可根據自身特點在基本設置之外做加號。
除了社區流動換物活動外,每年還舉辦“北江奇換節”大型換物活動,在城市廣場等公共場所舉行,進行全民換物活動。活動帳篷頂統一使用在國家工商總局注冊的“奇換社區”中文字及圖形。
活動還征集換物攤主和舊物,動員居民在奇換社區流動換物活動中參與擺設攤位、交換舊物。市民通過微博、微信、手機APP、網站等渠道報名,也可直接在社區設置的報名點報名參加,所有攤位均免費。換物攤位設置,每場活動主辦方現場免費提供約30個攤位進行換物,每個攤位配合提供小凳子、可擦寫白板、擴音器、地毯布等物料。
聲音
“這次奇換社區現場會是一次成果展示、經驗推廣,‘奇’在體驗二字,目前已經有30多萬群眾參與體驗。換一換,把文明新風也注入了城市血液。下一步要繼續推進線上線下相結合,打造活動特色,找準活動落腳點,推進常態化、制度化發展,打造創文互聯網+新模式。10月底之后,清遠將迎來創文隨機抽查,希望大家分解任務、明確責任,查缺補漏,確保年底取得好成績。”
——中共清遠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市文明辦主任戚華海
文明時評
奇換社區“換”出清遠文明新風尚
魏金鋒
19日下午,清遠市文明委組織相關成員單位和縣市區相關負責人召開了奇換社區現場會。實施方案印發以來,已完成奇換社區標識系統建設,在全市各社區(小區)廣泛開展流動換物活動,已建設固定換物點10個,目前已經有30多萬群眾參與體驗。
關注清遠發展的人都知道,清遠一直在進行節儉方面的探索,并卓有成效。人民日報連續三次報道清遠光盤行動經驗,在全國各地包括海內外都引起了廣泛反響,光盤行動的清遠經驗也深入人心。
節儉習慣如何保持下去?在保持的同時加以創新、活學活用就是最好的方式。奇換社區以物換物活動之所以能受到熱捧,首先是因為該活動旨在倡導節儉風氣,讓市民養成節儉習慣;大層面而言,符合科學發展觀,落地到清遠而言,是清遠節儉經驗的又一重要探索。
如今,隨著清遠創文的深入推進,豐富多彩的活動、層出不窮的創意,鳳城大地正刮起一股文明新風尚。以奇換社區為例,系列活動在清遠遍地開花,在獲得群眾的點贊的同時,也獲得了上級的高度肯定。去年榮獲全國首批“節約之星”,是廣東省唯一入選的項目。省文明辦常務副主任林海華對清遠創文考察時,對清遠創文群眾知曉度高、道德創建影響好等方面進行了肯定,并對清遠的文明品牌“光盤行動”和“奇換社區”進行點名表揚。
更關鍵的是,奇換社區“以物換物”行動在清遠開展以來,讓不少早已習慣了將舊物丟進垃圾桶的人們,成為換客一族,很多居民用家里廢棄物品換回自己能用的物品,以此倡導居民將廢舊物品進行循環利用,自覺形成環保節約的良好習慣。
從奇換社區目前取得的經驗來看,這種模式是完全可復制推廣的。既然找到了突破口,就要形成文明和諧社區建設往縱深發展的機制和體系。政府層面加強扶持力度,街辦和居委要積極介入,形成以點帶面的良好勢頭。關鍵是要組織一支常態化的志愿者隊伍,最好發動社會空閑時間較多的居民參與進來,在做好奇換社區志愿服務工作的同時,也充當“文明使者”。
此外,還要對全市奇換社區出臺相應的激勵措施,筆者平時對清遠多個奇換社區固定點走訪,發現有些固定點并沒有發揮到很大作用,不但換物柜里面空空如也,就是號稱“大講堂”的地方,也僅僅是在一個小角落。據居民反映,作用并不大。若是淪為形式主義,這樣就不是設置奇換社區的初衷了,值得清遠下一步全面推廣奇換社區時引起注意。
功能設置
1.換物區:為居民閑置的完整舊物提供交換,讓物品重新找到主人延伸使用價值。換物區有線上換物指引、線下小型物品交換存放、線下大型物品交換照片打印登記;
2.奇換圖書館:奇換圖書館陳列企業或個人捐贈的書籍,書籍可用于居民以“一本”交換“一本”或居民現場閱讀。
3.便民服務區:設置便民工具箱、快樂四點半、藝術小課堂、社區便民服務等項目為居民提供免費的服務幫助。
4.奇換講堂:設置奇換真人生場地,可用于社區居民或邀請專業人士分享生活經驗,分享感受感悟,分享情感,開座談會。
5.奇換微夢想:倡導普通人幫助普通人的互助理念,居民可以在奇換微夢想墻上填寫心愿,再由鄰居認領幫助實現,提倡鄰里互助的精神。
義烏靈鷗家政服務公司:專門提供家政、月子護理、育嬰師、保姆、專業陪護、服侍老人、醫院護理、鐘點工、家庭公司保潔、搬家等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