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8月20日電(李思思 任沁沁)由BBC拍攝的5名中國老師“支教”英國的紀錄片,讓中西教育的差異再次成為人們熱議的話題。近日,20位來自北京師范大學卓越訓練營的研究生赴美學習交流,親身體驗了跨國教育的差別。 跨越半個地球,這些研究生們上個月赴美參加了“全球商業領導力培訓”項目,在14天時間里,切身感受到中美兩國在教育及文化等方面的碰撞與交融。 上午與斯坦福大學、加州大學的知名教授探討何為創新、何為領導力,下午來到硅谷感受谷歌、英特爾等公司的核心科技,晚上為了參加全球商業計劃大賽而與小伙伴們熬夜頭腦風暴…… “美國老師的講課速度更慢、講課方式更加生活化?!眳⒓哟舜胃懊澜涣鞯谋睅煷笱幸粚W生郭文驍回國后接受采訪時說,美國老師講課的切入點很淺,在這個基礎上慢慢延伸,逐漸織成一張完整的知識網絡。 “這種由淺入深的講法使我對一些‘高大上’的概念有了更好的理解,但缺點是教學進度偏慢?!惫尿斝χf。 注重學習課本上的知識,缺乏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是中國教育模式的“短板”之一。 “在斯坦福大學史蒂文教授的課上,我明白了創新其實并不是一件難事。”北師大兒童文學專業的研一學生江雪說。 史蒂文教授在課堂上舉了個例子,讓人印象深刻。以前人們在進行PPT展示時,總要低頭使用鼠標似乎沒那么方便和瀟灑。于是,有人發明了PPT電子筆,既能瀟灑地翻頁又能及時在顯示上做筆記。 雖然只是小小的一支筆,卻讓生活更加便捷,也創造了商機,這就是創新?!懊鎸Α秸幕臋M行,我們必須認識到單純的復制并不能帶來進步和發展?!苯┱f。 通過與知名教授和硅谷精英的交流,“創新”“價值”“商機”“市場”成為了同學們口中的高頻詞,8月1日在Intel公司舉辦的“全球商業計劃大賽”中,中國學生充分學以致用,爆發出了自己的“小宇宙”。 結合運動與慈善的手機應用、運用虛擬現實技術的網絡家居商店、專為居家養老設計的APP……中國學生新穎又實用的商業策劃案得到了比賽評審的肯定。 “我們做的商業策劃也許并不成熟,但仍是大家團結協作的寶貴成果?!北睅煷笕宋牡乩韺W專業的吳迪說,在團體工作中,培養“領導力”并不意味著要成為“領導”,而是要學會分工協作,“因為沒有比團隊更強的隊”。 “中國學生很聰明也很勤奮?!奔又荽髮W伯克利分校的弗蘭克教授說,中國學生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很強,但似乎也很“謙讓”,不善于在課堂上大膽地表達自己的觀點。 “剛到美國時,害怕自己的英語口音不夠地道,所以有些怯于表達?!眳堑险f,置身于全英語的環境中,中國學生逐漸認識到不應對語法和口音等問題過分在意,英語如同漢語一樣,首先是人與人之間交流的工具?!拔覀円龅木褪钦J真聆聽,勇敢表達。” 8月3日,結束了14天加州之旅的學生回到祖國。 “世界這么大,出去看看才知道自己還有很多要學習的地方。”北師大地圖學與地理信息系統專業的李睿濤說,但這并不意味著外國的月亮就比較圓。 在美國的電子商店里,可以看到熱銷的聯想電腦;與美國人聊天,他們會興奮地告訴你,在淘寶網上購物十分便利;如果問一個在美留學的中國學生畢業之后有什么打算,他們十有八九會毫不猶豫地說:“回中國去,那里有更多的機會”。 “我們應該更自信一些。”李睿濤坦言,中國學生的確應不斷提升自身的創新和領導力,但同時也要意識到,中國的經濟發展充滿活力,中國的教育也在逐漸與國際接軌,“制度自信和民族自豪感,這個可以有?!?/P> “當前,中國高等教育越來越重視對學生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北本煼洞髮W研究生工作處的鄭魯健老師說,通過學校舉辦的專題講座、素質拓展、掛職鍛煉等活動,學生可以開拓視野、提升創新創業能力。 但相較于美國斯坦福等大學可以依托硅谷強大的創業資源,中國校園中的創新氛圍建設仍有待加強。“如何搭建更便利的平臺,使學生可以將所學知識更快地運用到實踐中,是當前中國教育急需解決的問題?!编嶔斀≌f。 (新華網) 義烏靈鷗家政服務公司:專門提供家政、月子護理、育嬰師、保姆、專業陪護、服侍老人、醫院護理、鐘點工、家庭公司保潔、搬家等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