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到了4個月,已經可以用手抓東西,或者爬來爬去。寶寶的肢體活動靈活了,表情也更豐富,聰明的家長已經和寶寶建立一種默契,一個動作一個表情就知道寶寶接下來想要什么了。這時候寶寶的需求逐漸變成對你的要求,他想要抓那個小球,你不給他就哭給你看,他已經學會用各種手段來表達自己的需要。
如果家長還是用以前方式,滿足寶寶的所有需求,寶寶可能會變得毫無節制,自我中心。所以從4 個月開始家長就應該對寶寶說“NO”了,讓他知道他的行為需求是受到限制、約束的,有些事是不能做的。寶寶或許會用哭來抗議,但家長一定要堅持說“不”,同時抱抱他給他安慰,或者用其他事物來轉移他的注意力。
8個月寶寶手腳更靈活,活動范圍更廣,好奇寶寶總是停不住地去探索這個有趣的世界。在這個過程中,寶寶也開始出現一些錯誤的行為,比如把地上的東西放進嘴里,扔玩具等等。爸媽除了要時刻關注寶寶避免發生危險以外,還要開始注意寶寶出現的錯誤行為并及時給予糾正,以免寶寶養成壞行為習慣。
不會說話,不會表達,只能聽懂部分語言,這些都是寶寶學規矩的障礙。所以家長想要糾正寶寶行為,就應該用行動來讓寶寶感知“如何做”。比如寶寶撿地上的東西放進嘴里,媽媽應立刻制止,拿去寶寶手上的東西,跟寶寶說“臟,要把它丟到垃圾桶”然后在寶寶面前將東西放進桶里。
媽媽日常多在寶寶面前重復“彎腰—撿起—丟進垃圾桶”動作,或者抓著寶寶的手去做這樣的動作,寶寶便逐漸懂得媽媽的意思,更會學著媽媽的樣子把它撿起來丟進垃圾桶里。
9個月左右寶寶的分離焦慮開始出現,你會發現當你從他小床邊走開的時候寶寶會大哭起來。這個時候大多數媽媽可能會折回頭抱抱寶寶,但是這樣的做法容易讓寶寶感覺只要哭了媽媽就會立刻來抱抱。所以媽媽盡量不要回來,用你的聲音安慰他:“媽媽在洗衣服,沒關系的寶寶乖”這樣的方法多試幾次,寶寶一旦習慣了,就能幫他建立起安全感和自信。
給寶寶建立規矩,不僅是讓寶寶“乖”“聽話”,更重要的是,遵守規則的生活能保證寶寶在秩序中成長,讓寶寶學會判斷是非善惡,自發地建立良好秩序與和諧的氛圍。
兒童專家認為“立規矩是父母必須做的一項重要工作”比如在寶寶幾個月后媽媽要把危險品從他身旁移開,你需要幫他來弄清哪些是“可以的”哪些“不可以”,并教會他如何遵守規則并應對挫折。給寶寶立規矩要趁早,寶寶4個月媽媽就該開始著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