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感冒了,爸媽第一反應就是給寶寶吃藥。然而,嬰兒時期的寶寶身體嬌嫩,最好還是不要吃藥。如果可以,給寶寶補充大量液體,盡量給多點母乳,并讓他充足休息,這多半能緩解寶寶的感冒癥狀,使他感覺好一些,還能預防感冒的進一步惡化。
如果感冒時間超過3天沒有好轉,建議還是去醫院,交由醫生檢查,做針對性的治療。家長不要擅自給寶寶用藥,尤其是成人藥,對較弱的嬰兒來說,可能隨時變成“毒藥”。
嬰兒護理方法中最主要的就是減少他的穿衣、蓋被,讓他不再始終處于溫暖出汗的環境包圍中。
其實為寶寶減衣減被需要媽媽正確的判斷,媽媽們總是擔心寶寶會著涼的。標準就是,減衣減被后,摸摸寶寶的小手,溫溫的就是溫度適宜。熟睡時,腳也是溫暖的,但不出汗,就是最舒適的溫度。
寶寶自身的散熱和排汗功能還不夠完善,大人如果衣服穿多了,會覺得熱、出汗、不舒服,而寶寶就不一定。寶寶不會說話表達,只能熱著。如果寶寶長期穿衣過多,手心經常是熱熱的,尤其是干熱,不出汗,就不是一件好事。這樣過不了多久,寶寶就會肺胃蘊熱,降低抵抗力,引發呼吸道感染。
多讓寶寶接觸新鮮空氣和陽光、加強戶外活動的好處是媽媽們都知道的。戶外活動是提高呼吸道粘膜抗病能力的最有效手段。即使在寒冷的冬季,如果陽光明媚,在注意保暖的情況下,適當地讓寶寶接觸室外冷空氣,也是很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