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常州60周歲以上戶籍老年人口已經占戶籍總人口的20.4%。去年,我市民政部門通過緊抓居家養老全覆蓋和機構養老醫養融合等工作,讓我市的養老服務業發展水平在全省處于領先地位。 居家養老全覆蓋 身心健康皆關愛
每天早上,家政服務員郭云蘭都會上門和獨居老人姚杏梅聊家常。去年開始,老人用鐘樓區民政部門每月發放給她的200元居家養老服務補貼,購買了每周一次的家政上門服務,內容包括打掃衛生、按摩陪護等。
獨居老人姚杏梅說:“她經常來幫我做做事情,來聊聊天、講講話,都關心我。”
家政上門、老年助餐……如今,我市的居家養老服務形式日漸多樣。去年,鐘樓區的居家養老服務站還率先試點建設“心靈茶吧”,關注老年人的心理健康。鐘樓區運河苑社區的心靈茶吧,每周一次的心理講座,總能吸引不少老人。
運河苑社區居民趙普根說:“我們老年人在一起相互溝通,有的時候還相互鼓勵。在這里聊天、娛樂,基本上每天都來的。”
2014年,我市的居家養老服務站已實現城鄉全覆蓋,一批社區居家養老服務模式逐漸形成品牌,讓全市老年人在家也能享受優質的養老服務。此外,居家虛擬養老也有突破,全年共為5萬多戶老人家庭安裝了“一鍵通”緊急呼叫系統,該項目還獲評全省現代民政建設創新成果。
2015年,我市將進一步提升居家養老服務水平,建設完善標準化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100家。鼓勵和發展連鎖老年助餐企業,老年助餐力爭覆蓋40%的城市社區。
養老機構可醫 醫療機構可養
上午10點半,新北區圩塘康樂中心,護士谷玉春來到老人夏果的房間,一邊給老人按摩手腳,一邊詢問老人的身體狀況。
圩塘康樂中心是全市規模最大的民營養老機構,擁有養老床位1280張,目前入住老人有500多位。87歲的夏果已經在這里住了一年多。
康樂中心設有醫務室,醫生和護士會定期為老人檢查身體。就連普通的生活護理員,也必須具備上崗資格。圩塘康樂中心主任徐鑄洪介紹到:“老人到了這里,我們配備有臨床醫生,老人身體不舒服的時候,能夠得到及時的醫療、及時的護理,同時配備護工,24小時全天候陪護。”
去年,我市已有不少養老機構,開始探索這種醫養融合的發展模式。2015年,我市將繼續大力推廣醫養融合,力爭全市養老機構的護理型床位總數達到40%以上,為老年人提供專業的醫療保健和上門醫護服務,確保養老護理員持證上崗率超過90%。
義烏靈鷗家政服務公司:專門提供家政、月子護理、育嬰師、保姆、專業陪護、服侍老人、醫院護理、鐘點工、家庭公司保潔、搬家等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