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相助”關注民族教育發展特別報道
北京教育學院10年為新疆培訓1349名中小學教師——
“給新疆學員最好的學習環境”
“我現在能說流利的普通話,寫工整的漢字板書,真的太高興了。”在北京教育學院近日舉辦的新疆雙語教師培訓結業典禮上,和田地區皮山縣固瑪鎮小學漢語教師佐日古立告訴記者。
為落實教育部和北京市教育援疆要求,北京教育學院用心用情、精心組織、創新教學,為新疆培訓中小學教師,幫助學員提升漢語教學能力和學科素養,2004年至今已累計培訓1349人,圓滿完成了歷時10年的教育援疆任務?!?/P>
關懷備至,真情用到細微處
2014年9月,和田地區墨玉縣吐外特鄉小學數學教師吾麥爾江·柔孜艾提來北京參加培訓,下了火車,大包小包掛滿了一身,原來里面裝的都是馕餅。
“我覺得到了北京,飲食會不習慣,就準備了好多馕餅,怕餓著。誰知北京教育學院提前建了清真餐廳,請來我們當地的師傅做飯,我們一到這里就吃上了味道純正的新疆飯,心里感覺很溫暖?!蔽猁湢柦と嶙伟嵴f。
地域飲食有差異,新疆飯菜清真口味,吃飯問題一度是新疆參訓學員共同的擔憂。為了讓新疆參訓學員吃得安心、學得開心,北京教育學院克服財力緊張,首先解決飲食難題,改造建設清真餐廳,從新疆專門請來兩位廚藝好的食堂師傅,負責學員的一日三餐?!?/P>
10年來,學院始終高度重視新疆雙語教師培訓,將其列為援助性項目重中之重,黨政領導牽頭,主管院長負責,組建了由教師教育人文學院、教育數理學院,援培辦、干訓辦和學院辦,教務處、總務處、國資處、安保處,以及優秀骨干教師組成的援疆培訓領導小組和項目團隊,用心用情服務參訓學員?!?/P>
北京教育學院與北京市盲人學校共同對新疆參訓學員的教學和生活進行管理。在北京盲校學員宿舍,記者看到,這里環境整潔、生活設施齊全,大到空調、暖氣,小到每個學員的臉盆和拖鞋等日用品,都貼心地準備到位。學院還為每個新疆班配備了一位生活班主任,照顧學員,事無巨細,24小時隨叫隨到?!?/P>
為了讓學員盡快適應在北京的生活,教學班主任深入課堂,與學員交流意見,解決教學問題;生活班主任走進食堂,與學員共餐,來到宿舍,噓寒問暖,拉近心靈的距離。學習之余,學員們也有豐富的體育文化生活:打羽毛球,下跳棋,踢毽子等,課間時常活躍著學員參與體育活動的身影;登長城,爬香山,天安門看升旗,游覽頤和園……學員們的學習生活充實而精彩。
科學施教,漢語運用大提升
吾麥爾江·柔孜艾提參加培訓時,曾拜北京西師附小一名小學生當“老師”學習漢語。記者找到他,他用漢語和記者聊天,發音準確、語速適當,交流不存在障礙。可令人吃驚的是,他培訓前的漢語水平幾乎是“零基礎”?!?/P>
北京教育學院的援疆培訓注重語言和教學能力的結合,提出“讓語言之花結出教學之果”,力求實現語言和教學共同提升。培訓創新課堂教學,把閱讀、聽力、正音、口語、寫作傳統五項語言技能融入綜合能力提升中,提高學員漢語水平;精心安排“語言實踐課”,讓學員敢于說、善于說,活動形式包括辯論會、演講會、訪談、話劇等;深入北京中小學開展下校教學實習活動,走進一線課堂,體驗北京優質教育?!?/P>
北京教育學院新疆少數民族雙語骨干教師培訓項目負責人楊智說,為了強化語言實踐,他安排了一次“語言實踐課”,讓學員們分成小組到南鑼鼓巷、煙袋斜街等富有老北京文化氣息之地進行采訪,從店鋪名字的由來,到古跡的歷史典故,學員們一一了解并記錄下來,既鍛煉了漢語口語,對北京文化也有了直觀感受。
同時,學院把強化學員教學能力作為培訓的重要內容,為每個學員安排了微格教學活動,一幀一幀地記錄下他們的教學過程,專家細致點評,學員互相觀摩、查漏補缺,確定教學生長點?!?/P>
學員下校實習,項目組制定詳細活動方案,實習學校選派優質師資指導教學過程,“給新疆學員最好的學習環境”。在聽課觀摩、跟崗學習、試講錄課的同時,學員們還會參加學校、學區組織的教研活動,教育理念、漢語水平和雙語教學能力等多方面都得到提升。
成長幫扶,民漢情意系今生
義烏靈鷗家政服務公司:專門提供家政、月子護理、育嬰師、保姆、專業陪護、服侍老人、醫院護理、鐘點工、家庭公司保潔、搬家等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