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發(fā)糕的記憶還是很小的時候,能記事兒、印象里是大冬天。小時候的北京尤其的冷,有天媽媽發(fā)好一盆黃色面團,上面嵌著一顆顆金絲小棗,蒸熟以后滿屋飄香,熱氣在寒冷的玻璃上凝結,形成水霧,我舉著小手兒在窗戶上瞎畫,眼巴巴的等著鍋里的好吃的...... 蒸好的發(fā)糕被切成小菱形塊,咬下去十分的松軟,玉米的香味,金絲小棗的甜蜜完美的融合在一起。這個味道,是飽含對兒時生活的美好回憶,也是對那個單純而美好時代的留戀。長大以后,一直對這個味道念念不忘,才明白,這就是家的味道,傳承的味道,我一定要學會的------玉米面發(fā)糕。 材料:玉米面800g、白面1200g、紅棗若干、小蘇打粉10g、水500g、面引子一小塊 步驟: 1、將玉米粉,白面,面引子分次加入涼白開水,和勻。(面引子即上次做完發(fā)糕后留出的一小塊發(fā)酵好的面團)和均勻之后在溫暖的地方發(fā)酵。北京十月份的天氣,在沒來暖氣的時候,我是早上7點和的面,下午4點多就發(fā)酵好了。  (發(fā)酵中)發(fā)酵好的面團,再反復揉幾次 
這個時候的面團手感是比較蓬松的,體積也比之前增大了很多 加入小蘇打 
繼續(xù)揉面,讓小蘇打在面團中均勻;準備大蒸鍋,鋪好屜布 
將面團倒進去,鋪至均勻,餳10 分鐘,使面團中的酸味中和掉 
將洗凈的紅棗切片,我家準備的是新疆大棗,所以就剔去棗核,只留取了肉。 

將切好的棗肉均勻放在面團上 

關鍵!冷水下鍋蒸,水開后蒸30分鐘,蒸好以后關火,別著急掀開蓋子,讓發(fā)糕在里面捂5分鐘再揭鍋 
切成好拿的菱形塊就可以了 
真是不擅長切東西,有點長了,不過看起來像花瓣。吃起來非常松軟,新玉米面蒸出來本身就十分香甜,只留取了棗肉可以大快朵頤不怕咯著牙了。 媽媽的手藝和菜肴要一樣樣學,等她老的那一天,我會像小時候她給我一樣,做給她吃。 義烏靈鷗家政服務公司:專門提供家政、月子護理、育嬰師、保姆、專業(yè)陪護、服侍老人、醫(yī)院護理、鐘點工、家庭公司保潔、搬家等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