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高新國際學校,中心廣場的文化巨石上八個醒目的大字“徳學尚高、日新又新”:
“我是光榮的高新國際學校的學生,我要強健體魄,運動、健康;我要學會做人,誠信、勇敢;我要學會學習,質疑、勤奮;我要發展特長,個性、創造……”
高新國際學校始終以學生的全面發展為戰略目標,樹立了“以人為本、為學生終生發展負責的‘全人教育’辦學理念,把“全人格、高德學、新智慧” 作為核心價值觀,踐行素質教育,發掘學生潛能,為每個孩子的完整發展提供更適合的教育。
課堂生成———挑戰與合作的創新探索
看,課堂上小組合作學習又開始了!小組長儼然一個訓練有素的指揮官,嫻熟地給組員分配任務,并有序地組織展開討論與交流,孩子們圍在一起找尋問題的答案,體會創造的快樂。
在高新全人教育理念下,學校構建了“雙導雙向五環節”課堂教學模式,它以“出示目標—知識鋪墊—學習新知—鞏固練習—小結檢測”為教學環節,以學生主動參與、師生雙向互動、合作探究為特點,以“效”字為核心,使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參與教學活動,學練結合,在思考、領悟與實踐中完成知識的建構,能力的提升,從而提高教學質量。
開放的課堂、探索的空間、求異的氛圍給予學生創造的靈感、實踐的激情,使課堂教學充滿知識性、趣味性。在這高新全人課堂里,學生不僅增長了知識,提高了能力,而且情感得到了升華,精彩的課堂生成調動了孩子們的思維,充滿了生命的活力。
實踐體驗———習慣與養成的人生底色
“快!輪你上車了”,一群孩子圍在一輛中巴車前干什么?原來他們是在進行模擬如何有秩序地乘坐公交車。在體驗中,孩子們紛紛表示,要做文明少先隊員,從自我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講文明,懂禮貌。
在德育實踐體驗中,學校組織開展了形式多樣的教育活動:同學們在老師的帶領下走上街頭,到十字路口做調查發現,那些違規過馬路的人眼里根本就沒有紅綠燈,還有人隨意穿梭在車流中,過街天橋就在跟前還要翻越欄桿……孩子們記錄下了這些不文明行為,他們在感想中寫道,“不文明行為對社會危害很大,我們要不斷努力,做文明小使者,呼吁更多人文明做事,文明做人。”
在參加了一系列文明出行教育活動后,學生思想道德素質有了明顯的提高,精神風貌有了很大的改進,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已經或正在養成,校園整潔、環境優美、學生舉止文明、校園秩序良好,已成為我校最亮麗的風景,為每個從這里走出孩子打好了人生的底色。
校本多元———樂趣與情趣的價值提升
“老師,這是蒜苗,我知道種大蒜就會長出蒜苗,蒜苗老了根下面還會長出大蒜!”一個稚嫩的聲音剛剛落下,幾十雙眼睛齊涮涮投向了他,滿是佩服,甚至還有一些驚訝。
走進一年級的廚藝課堂,孩子們在跟老師學剝蒜苗呢。結合實際,學校開設了科學、藝術、體育、技能培訓、手工制作等五大類 80余種校本課程的必修課和選修課,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特長、愛好走班上課,選擇不同的社團進行學習。
孩子們在廚藝館認菜、洗菜,跟老師學做簡單的飯菜,提高了生活自理能力;民間藝術館里,孩子們“穿粗針引毛線”在繡花,彰顯出古樸、粗獷的美;管樂團、民樂團的孩子們在排練,優美的旋律飛揚,跳啦啦操的孩子們在韻律中有節奏地跳躍著,跳皮筋舞的孩子們上下翻飛著,陶藝館的孩子們在玩泥巴,書畫館的孩子們在潑墨勾畫,科技活動更是讓孩子們流連忘返……孩子們在這里學習到不同的技能,培養他們的創造力和動手能力。
現代社會對人的需要是多元的,培養和發展學生特長,讓學生形成積極向上、熱愛生活的態度,真切體驗廣泛的興趣愛好,不但有利于健康成長,而且給生活帶來無限樂趣。
義烏靈鷗家政服務公司:專門提供家政、月子護理、育嬰師、保姆、專業陪護、服侍老人、醫院護理、鐘點工、家庭公司保潔、搬家等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