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本報記者 黃曉燕 通訊員 林升 文/圖
暑假快到了,石獅福民中心小學的家長們這回終于可以省心了。為啥?原來,孩子們的“溫飽問題”解決啦!自打學期初,該校投入20多萬元建成設備齊全的烹飪教室,開設了《烹飪與飲食文化》校本課程后,許多小學生都學到不少“拿手菜”,不僅解決了自己的吃飯問題,還能煮好菜慰勞辛苦了一天的父母。
烹飪課進小學課堂 人氣火爆
——土豆切丁,炒起來才會入味!
——快,快,撒點蔥花,看起來會更美味!
……
上周五下午,在福民中心小學的烹飪教室里,記者湊巧趕上了孩子們本學期的最后一節烹飪展示課。只見40多位學生,6個人一組地忙碌著:有的洗菜,有的切菜,有的炒菜……
下油燒熱,放豆瓣醬、蒜爆香,再放入土豆丁、火腿腸翻炒至微微變色,醬油一澆,再快速翻炒幾下……電磁爐前,三年(4)班的萬承芳小朋友揮著鏟子利落地來回翻炒著。沒一會兒,香味就飄出來,只見她不慌不忙地加水,先調至大火燒開,再小火煮至湯汁收濃。隨即轉過身,小手飛快地摘下幾片生菜鋪好造型,再將冒著香氣的土豆倒到生菜上,一盤誘人的紅燒土豆就問世了。
“咸香酥口,做得不錯。”充當現場評委的黃志雄校長一嘗,立時贊不絕口。誘人的香氣也把周圍的同學們都吸引了過來,將紅燒土豆一掃而光。
看到大家這么捧場,11歲的萬承芳笑得很開心。老家在貴州的她,和父母在石獅生活已經有五六年了。因為父母在工廠上班,早出晚歸,她常常只能到路邊攤或者小吃店解決三餐。自從學校開設烹飪課后,一學期下來,她學會了20多道家常菜的做法,不僅三餐能自己動手解決,晚上還能讓父母一回家就吃到熱騰騰的飯菜,可謂受益匪淺。
在福民中心小學,還有許多像萬承芳這樣的外來學生,通過烹飪課的學習,從燒開水都不會燒的新手變成廚藝高超的生活小能手,而烹飪課也成為最受學生歡迎的課。“既有趣又能學到東西,還有美食可以品嘗。”四年(1)班的江聰杰自豪地說。
以小見大 讓孩子體會父母辛勞
“我們從三年級就開設烹飪課,每周2課時,從三年級的辨認食材、廚具,到五六年級學做飯燒菜,學生學到的都是很實際的生活技能。” 黃志雄校長介紹,學校62%的學生是外來學生,家長普遍都在工廠打工,沒辦法照顧到孩子的日常生活,開設烹飪課教孩子學會自理,也為家長解決后顧之憂。另一方面,學校在開課前和開課后都曾做過調查,發現開設烹飪課前,很多學生蔥蒜不分,連水是否燒開都不懂得判斷,甚至有些連電磁爐都不懂得操作;開設了廚藝課后,不僅燒水這類基本生活技能沒問題,中高年級的學生,幾乎人人都會做三四道菜,“不夸張地說,學生如果組合起來,可以拼出一桌滿漢全席宴客”。
為此,學校在本學期初投入了20多萬元建成了設備齊全的烹飪教室,并請來做菜手藝好的老師擔任兼職烹飪教師。
“下學期開始,我們還打算請酒店大廚擔任客座老師,給孩子們上烹飪專業課。有興趣的學生,還可以報名烹飪特長班‘深造’,而且學校還計劃舉辦‘烹飪美食節’,給孩子盡可能多的鍛煉和展示機會。”黃校長表示,烹飪課看似尋常,其實不僅是教會孩子做菜,還引導孩子走進廚房、走進市場、融入社會,讓孩子在活動中品嘗自己的勞動果實,懂得看似簡單的烹飪也需要付出辛苦,體會到父母的不易。
義烏靈鷗家政服務公司:專門提供家政、月子護理、育嬰師、保姆、專業陪護、服侍老人、醫院護理、鐘點工、家庭公司保潔、搬家等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