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擊觀看高清組圖)
新華社華盛頓5月3日體育專電 “出國前我以為在這兒學習會很想家,現在一點都不想了,”跆拳道世界冠軍賀璐敏打趣地形容自己在美留學的生活。
賀璐敏此番感言道出了大多數正在美國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留學的中國冠軍班學員的心聲。
此次留美學習的北京體育大學研究生冠軍班成員,個個不乏在國外比賽和生活的經歷。只是與出國參賽相比,這次留學進修稱得上是最輕松的一回,因為他們的肩上不再扛著比賽的重擔,也沒有拿學位的壓力。他們在著力學習英語和擴大知識面的同時,充分感受著麥迪遜市和威斯康星大學的美麗,生活的舒適和當地華人、留學生及美國友人的熱情……
為給這批免去學費的特殊學員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威大把他們安排在遠離城市喧囂,被碧波湖水、成蔭綠樹、鳥語花香環抱的研究生公寓。學員基本上是兩人一個套間,分散住在錯落有致的兩層樓公寓內。公寓內設施一應俱全,電話、電視、炊具、微波爐、餐具,甚至包括冠軍班特別要求的電飯煲也有配備。最關鍵的是,這些冠軍們在此留學的費用(500美元房費,200美元保險費,600美元生活費)全部由中國國家留學基金管理委員會資助。這些來自國家和威大的資助,免去了冠軍們諸多后顧之憂,創造了一個相對寬松而又踏實的學習和生活環境。
每天早晨八點出頭冠軍們三五成群陸續走出公寓,就近乘坐免費穿梭大巴趕往教學樓,開始為時3小時的英語強化學習。由于普遍不習慣西餐,中午下課后他們通常都坐大巴趕回各自宿舍下廚做飯,個別偷懶的干脆把前一天剩余飯菜加熱一下填飽肚子。下午三點半他們又趕到體育系上1小時40分鐘的體育專業課。結束一天的課程后,這些冠軍們根據各自的喜好,享用學校免費提供的各種體育設施,他們或練力量或跑步,張怡寧、龔睿那和周雅菲等還發揮她們各自的專業特長,分別在乒乓球、羽毛球和游泳場館為冠軍班同學或學校的愛好者進行著普及工作。一身汗水之后,他們返回宿舍精心準備晚餐。吃過晚飯,冠軍們首要任務是做家庭作業和預習第二天課程,通常他們還要加班加點,約好學校配備的輔導老師給他們進行課外英語輔導。每逢周末,他們或到超市買菜、商場購物,或受學校、留學生、華人和美國友人之邀,參與學校大型文體活動、家庭聚會、戶外燒烤、參觀農場,還時常參與學校各種學生團體互動交流等活動。另外,觀摩美國職業體育聯賽也已列入了他們的日程。
本屆冠軍班16名成員中有14人為女性,逛商場和購物自然是她們學習之外的最大愛好。記者在威大采訪期間正逢復活節,當地商場普遍展開打折促銷活動,姑娘們見到有品牌、物美價廉的商品,禁不住一個勁地猛掏腰包。
豪爽的皮劃艇世界冠軍鐘紅燕一次購物就花去900美元,造成自己小金庫嚴重虧空。對此,她笑稱:“完了,下個月我要勒緊褲腰帶過日子了。”
不過,別看鐘紅燕面似豪爽,可她還具備浙江姑娘的細膩。她稱自己一點不擔憂暫時的財政危機。因為她烹飪技藝不錯,通過自己下廚做飯,每月足以從生活費中擠出一些零花錢。像她這樣會過日子的人在冠軍班還不在少數。當然,冠軍們選擇自己下廚并非只是想省錢,更多的是想吃到對自己胃口的中國飯菜。
因多年吃運動灶,退役并成家不久的張怡寧尚未真正獨立生活過。她說,來美前她只會西紅柿炒雞蛋這一道菜。可未曾想,到美后她第一次展示廚藝,因對電磁灶火候把握不準,把雞蛋炒成了黑色。
好在張怡寧出門前已做好了吃苦準備,暗自下決心要通過這次留學生活鍛煉自己的獨立能力。巧的是,與她同宿舍的花樣游泳好手史欣是位對烹飪略知一二的姑娘。于是做什么事總想做到最好的張怡寧馬上拜史欣為師,從切到炒,史欣說一句她做一步,細到油鹽醬醋蔥姜蒜的多與少。經過近一個月的煙熏火燎,張怡寧在記者采訪時親自炒了一道營養價值頗高的素什錦,而且還把她和史欣中午聯手做的看家菜——紅燜雞腿隆重推出。品過這道菜的人無不認為,此菜可上榜為冠軍班招牌菜。
當被問到如何有此手藝時,冠軍班年齡最小的史欣向記者透露了其中秘籍。她說,每次她與張怡寧商量要做什么菜前,她有機會都要討教身在南京的老媽,待把整個程序問個八九不離十后,動手時便像“大師傅”一樣一步步地“吆喝”著“徒弟”張怡寧。
義烏靈鷗家政服務公司:專門提供家政、月子護理、育嬰師、保姆、專業陪護、服侍老人、醫院護理、鐘點工、家庭公司保潔、搬家等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