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愛勞動’不能局限于廚藝展示,大家要認真想一想,如何在課堂教學和課外活動中有效體現‘勞動’兩字……”近日,東陽市聾啞學校校長馬美光就本學期主題活動再次進行安排部署。為了以活動促發展,該校堅持開展“每月一主題”活動,至今已持續了20多個月,內容涵蓋文娛體育、生活自理、學科競賽、團日活動和公益交流。今年上半年,“我愛運動”、“我愛我家”、“我愛童年”和“我愛勞動”成為三至六月份的活動主題。
慢工出細活
該校的“每月一主題”活動每半年規劃一次。新學期一開始,全校教師就一起出謀劃策,為學校提供各種備選活動內容。校務會按月份確定可行的活動主題,各指定一名教師為活動設計師。設計師的前期任務是廣泛征求全校師生的意見,在此基礎上撰寫詳實的活動方案。活動方案經學校批準公布后,還需經過全體教師的精打細磨。
“每月一主題”主要采取“一月練習+半天展示”的方式進行,雖說最精彩的當屬比賽展示,但最關鍵的卻是平時練習,因為它幾乎觸及到了教育教學工作的方方面面。如該校今年三月剛剛結束的“我愛運動”中,師生們就需要說一說運動常識,談一談鍛煉益處,學一學體育用詞,算一算比賽成績,出一出運動板報。課外活動時,教師需要根據設計師提供的活動方案,組織學生反復開展紙衣往返、巧滾輪胎等實踐訓練。
歡樂總動員
“比賽那天,孩子們就起得特別早,并且一定要穿上他們最喜歡的校服。”最先感知孩子們快樂的是生活老師。“遇到舞蹈、歌詠等展示活動,一些學生就會事先準備一些塑料花之類的小禮物,隨時準備上臺獻花、握手、擁抱。在他們眼里,舞臺上的同學跟電視里的明星并無差別。”該校培智部主任李丹芬說,每次展示活動,臺上的“明星”很賣力,臺下的“粉絲”更起勁。特殊學生往往只管參與,不論勝敗,他們永遠不會責怪隊友,也絕對不會看輕自己。在一次運動展示中,培智七班老師徐月娟看到班里的小杰滾輪胎時遲緩又費勁,多次想上去幫一把,但每一次都被孩子堅決地推開。為了讓中重度智障和重度自閉癥的學生也能參與活動,該校允許教師在必要時拉人一把。但出人意料的是,很多平時看似根本無法啟動的孩子,也會在加油聲中掛檔起步,雖然動作“跑調”,步態蹣跚,但同樣玩得不亦樂乎。為此,“能不幫就不幫”反倒成為該校教師的共識。
花開淡淡香
“小郭的評價居然跟我一模一樣。”在一次書畫作品展示活動中,校長馬美光驚奇地發現,自閉癥孩子小郭具備很高的美術鑒賞能力。經進一步了解,她發現小郭的繪畫水平的確高人一等。于是,學校就投其所好,從繪畫入手,對他開展有針對性的訓練。集體活動能挖掘特殊學生“閃光的一角”。通過“每月一主題”活動,該校相繼涌現出了小歌手、小畫家、小作家、小運動員……學校擁有一支自己的明星隊伍,但更多的欣喜還是來自于困難學生一點一滴的進步。如,小云剛來學校的時候,連教室的門都不肯邁出一步,通過集體舞、韻律操、趣味運動會、朗讀比賽等各種各樣的主題活動,他慢慢地融入到了集體,最終成為校園里活躍的一份子。“每一朵花兒都有盛開的理由。”馬美光多次強調,每一個學生都有成長的空間,學校的職責就是要盡可能地拓展這個空間,讓每一朵花兒都能幸福綻放。 義烏靈鷗家政服務公司:專門提供家政、月子護理、育嬰師、保姆、專業陪護、服侍老人、醫院護理、鐘點工、家庭公司保潔、搬家等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