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浙江在線12月25日訊
12月19日,溫嶺大溪中學的烹飪課。同學們普遍反映,通過這樣的課程,既學習了烹飪技巧,又放松了緊張情緒。
根據市教育局出臺的《臺州市深化普通高中課程改革實施方案》要求,今年秋季新學期,我市高中開展新一輪課程改革。
據悉,10月份,我市大多數高中學校陸續開展選修課申報。目前,絕大多數學校已經完成了學生選課,進入教學階段。
這些選修課選課情況如何?課程是否能“俘獲”學生的心?日前,記者隨機走訪了我市幾所高中,進行調查——
織手鏈、學烹飪……熱門課被“秒殺”
12月11日下午,在天臺平橋中學副校長夏積武辦公室,記者看到了一疊選修課申報表,都是該校教師提交的。據統計,該校共有121門課程被列入選修課課程備選目錄。
夏積武介紹,選課一共分兩輪,第一輪由學校列出各選修課程,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進行網上選課。待第一輪選課結束后,學校再根據學生的選課情況,考慮學生需求,開出、開好有關課程。
夏積武說,在申報開設的60門知識拓展類選修課中,有8門是學校自己開發的特色學科,如《論語》的哲學思想、國學與做人、孔子的生活圈等。“學生們中意的熱門課程,網上選課時容易出現滿員的情況。”
采訪中,記者發現,熱門的職業技能類課程有烹飪、家政小編織、電子技術小制作;興趣特長類有道家太極、花樣滑輪、環保時裝畫設計……這些課開課處于供不應求狀態,學生只能通過網絡秒殺,或者事后調劑等辦法報名。
如平橋中學教師劉賀欽開的《道家太極》,早在開課前,已經有學生在課余時間跟著他練習,在校園里有一定的知名度,以致于學生網上選課時,短短幾分鐘內,已達到了選課人數的上限。
同樣的情形也出現在溫嶺松門中學。“同學們都說選課就像‘秒殺’一樣,靠的就是人品。選不上的是正常人,選上了的是人中極品。”高一(8)班的陳俊臻開玩笑說。他回憶起當時選職業技能類選修課的情景,遺憾地說:“我登錄進去的時候,烹飪課還可以報名,等我把學號打好,課已經滿員,不能再選了。下手慢,就是悲劇啊!”
“為了保證教學質量,學校在班級人數上盡量控制,相信同學們也能理解。尤其像太極之類操作性強的課程,一般人數在30人左右,這樣,每位學生都能在課堂上接受老師手把手的指導。”夏積武說。
有時課堂參觀者比上課學生還要多
高中生人生規劃、飲食與健康、家政與生活技術、家庭電工與水工……通過前期一個多月的征集,溫嶺大溪中學16門職業技能類選修課最終形成,既有學生們推薦的,也有教師們申報的。
五花八門的課程開發,可費了學校不少心思。“每周三、周四下午,學生們可以去上他們喜歡的課程。選修課的開設主要是為了讓學生找到自己的興趣愛好,挖掘其他方面的潛力,讓他們在學校的學習更加輕松有趣。”該校副校長趙文輝介紹。
《烹飪與文化》是最受學生歡迎的課程之一,由該校語文老師張仙軍開設。當知道教師可以自由申報開選修課,他選擇了做烹飪老師,希望教學生們做一些美味的菜。為此,校方特地安排了兩間教室,購買了相關的廚房用具。
12月19日,記者就現場體驗了一堂烹飪課。上課鈴響后,教室里變得比上課前更熱鬧了。老師的開場白之后,講解臺前就被學生們“占領”了。第一排的12個學生中,有8個人拿著筷子,等著試吃老師做的菜。
教室布置和教學班有所區別:課桌被集中擺放,只能零星找到幾張凳子。上課時,學生們大部分時間站著或坐在桌子上。老師被學生包圍,站在中間講解著操作要領。
“我喜歡站著聽課,這樣能看清老師的每一步操作。”高一(8)班的王晨宵說,其實,她很想嘗試烹飪這一家務,但在家里,父母包辦一切,很少有這樣的機會。
課間休息,學生們身后來了好幾撥參觀者。高一(9)班的陳鑫雨是烹飪班里公認的“吃貨”和“話癆”,他告訴記者,這個情況他已經見慣了,有時教室里擠滿的參觀者比上課的學生還多,還經常有人為了蹭吃來旁聽。
“在這樣的課堂上,我們不但能學到烹飪技能,還能緩解學習帶來的疲勞感,調節心情。”不少學生反映,如今有了選修課,體育課不再是唯一放松的方式了。
走班上課沒負擔,又可以交朋友
義烏靈鷗家政服務公司:專門提供家政、月子護理、育嬰師、保姆、專業陪護、服侍老人、醫院護理、鐘點工、家庭公司保潔、搬家等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