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廣華橋社區有個課余紅曦私塾,5年里吸引了100多個社區孩子
受歡迎的秘密,是一群退休工人組成的志愿教師隊伍
無拘無束的教學方式,讓孩子們放棄上網愛上私塾課
為了查資料備課,六七十歲的老師們倒都學會了上網
中國江蘇網3月7日訊 71歲的朱志剛和69歲的李志旦都是廣化橋社區紅曦私塾的的志愿者老師。最近,朱志剛正在策劃在最近的某個周末為孩子們組織一次乒乓球比賽,而李志旦正在抓緊時間“備課”,準備給孩子們講授“新二十四孝”。
過去7年的大多數節假日和周末,朱志剛和李志旦這樣的志愿老師們,一直堅持為社區孩子義務上課。因為有他們,廣化橋社區紅曦私塾已經成為深受孩子們喜愛的“第二課堂”。
5位退休工人成第一批志愿老師,當過兵的教體育,辦過廠報的教文史
廣化橋社區的紅曦私塾成立于2007年,由廣化橋社區發起。之所以成立社區私塾,都是聽多了家長的抱怨。“不少家長反映孩子一到節假日,就宅在家里上網打游戲。”社區黨支部書記劉亞婉說。讓孩子們走出家門,遠離電腦,成為成立紅曦私塾的初衷。
最開始,私塾的老師只有5位退休工人,得知社區要成立紅曦私塾后,他們找到社區,主動做起了志愿者。他們中間,只有張錫元曾有過做老師的經歷,退休前,他是清潭中學的物理老師。其他四位老人,盡管沒有教師經歷,但卻都有各自的特長——吳友華最擅長文明禮儀;朱志剛曾經當過兵,體育特別好;毛渠南年輕時曾做過醫生,擅長醫術;李志旦在原單位辦過廠報,喜歡文史和音樂。這些特長,成為他們最初教課的“資本”。
5年間,有20多位退休工人加入到志愿老師的隊伍中,私塾課堂內容也從文明禮儀、體育、物理、民俗、衛生延伸到攝影、書法、現代藝術、廚藝等。 [1]
原標題:
社區里的私塾,禮儀、藝術、廚藝成孩子"課程"
義烏靈鷗家政服務公司:專門提供家政、月子護理、育嬰師、保姆、專業陪護、服侍老人、醫院護理、鐘點工、家庭公司保潔、搬家等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