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假短訓多元化,調適身心、溝通技巧課程走俏
教授學習“演戲”白領惡補廚藝
充電
本報訊 (記者/謝苗楓)在國慶假期中,許多人都有“充電”計劃,希望通過短期培訓提升自身“短板”。這樣的“自我增值計劃”往往是英語類等“見效快”的課程。而今年的國慶長假短訓項目比過去更多元,有了不少生活情趣類、身心素質調適類的短期課程,深受歡迎。
讓我來演你的故事
“1至4日我也要學習,請大家5日再把提綱發到我的討論空間。”國慶長假前,華南理工大學某教授與所帶研究生討論畢業論文開題思路時透露,“自己在假期也要做一回學生”,但令大家意外的是,這位碩士生導師學的竟然是“戲劇”。
“說是‘戲劇’,但對我們這些業余的人來說,并非偏重藝術方面,而是學習與人溝通、分享故事的技巧和能力。”教授昨日告訴記者,她參加的培訓叫做“一人一故事劇場(PlaybackTheatre)”,是一種即興演出的劇場活動,需要學員運用形體動作演繹其他學員所分享的故事。
這個“一人一故事劇場”,為期4天,實行的是小班教學,希望學員可以打開自己的心靈,不單只是聽別人講故事,也能發現所有人皆被尊重及認同,從而加強人與人之間的聯系。
據悉,像“一人一故事劇場”這類調節“城市人”身心的培訓項目今年大熱,如義工工作技巧、香熏心理療法、情景跨越等3至6天的培訓項目都十分“搶手”,常常額滿即止。
半天學會做提拉米蘇
對于能在長假中學習一些既與生活情趣相關,又能提高個人品味的“手藝”,是很多白領一直“夢寐以求”的。阿儀是IT企業的一個銷售代表,國慶期間參加了一個叫做“私廚拿手菜”的短期課程,老師在一周內教會學員2個家常菜式。“我學的是‘話梅豬手’和‘豬肚煲雞’,男朋友吃過都話‘正點’,以后就靠這兩個菜出大場面。”
除了可以學煮菜以外,還有的白領可以很小資地學做小糕點、家庭插花。“我一個下午就學會了做提拉米蘇,我想以后每個長假學做不同的東西。”一位市民表示。
義烏靈鷗家政服務公司:專門提供家政、月子護理、育嬰師、保姆、專業陪護、服侍老人、醫院護理、鐘點工、家庭公司保潔、搬家等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