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把烹飪課程從整個課程體系中抽離是不對的。孩子的伙食應該比成人的更注重營養搭配,但如果他們不懂得如何搭配,也不享受烹飪的話,這個信息就近乎無用。倫敦卡爾德斯烹飪學校校長卡蒂·卡爾德斯急于彌補這個教育上的巨大漏洞。 眾所周知,孩子的伙食應該比成人的更注重營養搭配,但如果他們不懂得如何搭配,也不享受烹飪的話,這個信息就近乎無用。可悲的是,沒有學習過烹飪和營養搭配的一代人已經悄悄長大。1990 年,英國國家課程引入公立學校,烹飪實踐課成了“食品工藝課”的附屬課程,孩子們學的是如何給披薩盒子設計標志,而不是如何制作披薩。 烹飪課學些什么 卡蒂·卡爾德斯(Katie Caldesi)急于彌補這個教育上的巨大漏洞,她是位于倫敦馬里波恩區的卡爾德斯烹飪學校(Cucina Caldesi cookery school)的校長。這所烹飪學校教授意大利烹飪課程。卡蒂有兩個兒子,一個7 歲,一個9 歲。她認為:“把烹飪課程從整個課程體系中抽離是不對的。制作意大利食物非常有利于孩子們學習簡單的烹飪技巧,因為意大利食物不僅僅是單純的面餅、面包或面包圈。一般的意式食品都得先做面餅,再加上肉末、蔬菜,最后加上水果。” 為了幫助孩子們學會制作他們喜愛的意大利食品,卡爾德斯烹飪學校除了開設成人烹飪班,還為6 歲以上的孩子們開設了一個班。而在周末,學校為青少年開設假期課程“少兒廚房”,由學校的廚師長斯特凡諾·波雷拉授課。當時我13 歲的兒子本參加這課程的時候,我曾去旁聽過。本是個小饞貓,會偶爾充任我們家的小廚師。 波雷拉的教學方法并不正規但卻頗有威信,一開始就征服了這群小廚師們。他首先說明了課程的目標,就是通過學習準備食材、烹飪,然后在三堂課結束后享用自己制作的食物。課程要教會大家做三道菜:意式胡桃香蒜醬土豆團、檸檬魚串和羅勒漿果奶油小點心。 課程首先從魚開始。“最不應該在一個星期中的哪一天去買魚?”波雷拉拋出了一個問題,下面一片安靜。答案是星期一,波雷拉解釋說,因為星期天漁夫們通常是不工作的,所以星期一的魚販商店是關的,因此市場里賣的魚極有可能是從周六一直保存到周一的。“買魚的時候應該怎么挑呢?”波雷拉進一步發問。“是看保質期嗎?”一個學生試探地問。波雷拉不以為然,不動聲色地說:“首先要聞氣味。新鮮的魚聞起來有海的味道,摸起來很結實。” 接著,波雷拉舉起一件奇怪的金屬廚具,學生們一臉狐疑。“這是一種攪拌器,我們用它來做土豆泥。意大利土豆團有人吃過嗎?這比做通心粉簡單多了,但不小心的話也會出錯。所以我們用這個東西來幫助制作。” 課程里包括了讓孩子們學會如何使用尖利的刀,教會他們如何握刀以及如何用刀切東西。波雷拉解釋道:“只要小心一點,讓孩子們使用刀并不是一件壞事。學會怎么使用刀對孩子們來說很有幫助。” 介紹完畢后,學生們被分成了幾組,正式開始工作。兩個女孩負責從鮭魚里拔出魚刺,“這樣就不會被魚刺卡住喉嚨了”,然后她們把魚切成了片狀。接著,孩子們把魚片和他們自己想要的海鮮串成一串,還交替地串上檸檬片和月桂葉。 一個男孩負責切羅勒葉;同時,另一個男孩把白明膠浸泡在奶油里使奶油變硬。本負責剝土豆皮,用攪拌器做土豆泥,把土豆泥、面粉和雞蛋攪在一起形成一團軟軟的、很黏的面團。這些工作都完成后,波雷拉開始向學生們演示如何做意大利土豆團,“訣竅就是要讓面團保持松軟。我們從超市買回來的面團通常硬得像子彈。加點面粉,把面團揉成面餅,記住要把它們做得差不多大小。” 孩子們開始把土豆泥面團揉成細長的條狀物,然后把它們切成差不多大小的小面團。接著,波雷拉向孩子們演示如何用叉子在每一個小面團上劃上好看的花紋。最后一步是制作胡桃香蒜醬。“首先你需要嘗一嘗味道。知道為什么嗎?因為它們可能會變臭。嘗一嘗,如果味道讓你覺得惡心,這些醬就不能用了,換些新鮮的。” 經過一個上午的努力,課堂上的每一個人包括波雷拉,終于可以坐下好好享用一番了。羅勒果漿奶油小點心的味道不同尋常,本驚奇地說:“這種味道很奇妙,沒想到羅勒搭上甜味會那么好吃,而且跟漿果搭配起來吃,感覺很清爽。” 義烏靈鷗家政服務公司:專門提供家政、月子護理、育嬰師、保姆、專業陪護、服侍老人、醫院護理、鐘點工、家庭公司保潔、搬家等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