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上海區縣教育綜合改革全面啟動,17個區縣均已編制了各具特色的教改方案。從今天起,本報記者深入各區縣,就教育改革的新舉措、新亮點對話教育主管領導,描繪未來上海教育民生的新氣象。 對課程的滿意度,上升;對校園環境的滿意度,上升;對自己的滿意度,上升;對學校的喜歡程度,上升……這張曲線圖,來自黃浦區一項持續三年、面向全區中小幼學校開展的“學情調研分析報告”,通過對5000余名學生的隨機調查顯示,學生滿意度超過8成。 從2009年開始,黃浦區在基礎教育領域提出“辦學生喜歡的學校”的目標,如今,新一輪教育綜合改革即將啟動,指著手頭剛剛出爐的改革方案,黃浦區教育局局長王偉鳴告訴記者,這仍舊是黃浦基礎教育不變的追求。 學生自主選擇課程 在敬業初級中學,每學期開學初都會舉行一場“嘉年華課程游園會”,同學們可以通過游戲、競猜、技能體驗等各類活動,從50余門校本課程中選定心儀科目。每學期,學生選課的心儀程度高達98%以上。 根據規劃,黃浦區將在全區各中小學開展走班制教學,鼓勵學校根據學生個性化的學習需求與學習興趣,開設不同層次、不同類別的課程,靈活安排課程進度,為學生提供更多自主發展的空間。 王偉鳴認為,通過對學生選課結果的追蹤研究,可以看出學生的興趣所在,“例如,當學生表示不喜歡上藝術課的時候,教師應該思索,令學生厭惡的究竟是藝術,還是藝術課上課的形式。”他介紹,黃浦區還將倡導教師更加關注學生,通過對學生興趣愛好、家庭背景、學習經歷的研究,養成傾聽學生的習慣。 校園處處皆是課堂 奧林幼兒園的小菜園里,孩子們澆水除蟲,看著青菜長高,番茄變紅;盧灣一中心小學的“云廚房”內,孩子們跟著微課視頻學習簡單廚藝,拿著零花錢在老師帶領下購買食材,自己刨土豆皮、腌制排骨,為父母烹調出一桌年夜飯;每周五下午,蓬萊路第二小學變身“蓬萊小鎮”,教室變成超市、銀行、郵局、餐廳等40個公共場所,鎮民們各司其職體驗“模擬人生”,也可以拿著護照和貨幣“串門”。 一幅幅生動的畫面,是黃浦區在全區幼兒園和小學開展“空間環境創意設計項目”的成果。“課程不等于一本書或一份講稿,校園生活的點點滴滴,都蘊藏著教育的內容。”王偉鳴介紹,“有創意、低結構、互動性、體驗性”的校園環境將成為“隱形課程”,培養學生興趣、挖掘潛能。 與此同時,以落戶格致中學的全國首家麻省理工學院Fablab實驗室為代表,黃浦區將在區內各中學推進創新實驗室建設,倡導學校錯位發展,探索區域共享機制。黃浦區還將建設區學生創意中心,在勞技中心增加工程教育內容,培養學生創新思維和動手能力。 關注學生后續發展 作為一名從教幾十年的信息科技教師,王偉鳴認為,信息技術改變的不僅是今天的課堂,還必須為學生的未來導航。因此,黃浦區將圍繞綠色指標體系和考試招生制度及評價制度改革,開發黃浦區中小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平臺,全面記錄學生在品德發展、學業水平、身心健康、創新實踐、興趣特長等方面的情況發展,并形成數字化檔案記錄。黃浦區還將創建跟蹤學校畢業生學習、工作與生活成長的“黃浦區學生學習與發展追蹤研究平臺”,對基礎教育階段教育培養內容開展實證性研究,追蹤黃浦區學生的成長與發展軌跡,審視黃浦區學校的教育過程為學生的成長與發展帶來怎樣的影響,為后續的教育教學提供有價值的借鑒。 本報記者 陸梓華 義烏靈鷗家政服務公司:專門提供家政、月子護理、育嬰師、保姆、專業陪護、服侍老人、醫院護理、鐘點工、家庭公司保潔、搬家等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