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天津頻道 去年2月12日,市教委下發(fā)《義務教育學校減輕學生課業(yè)負擔的規(guī)定》,在這紙被稱為史上最嚴的減負令中,市教委明確規(guī)定了中小學生的在校時間:小學不超過6小時,中學不超過8小時。此后,全市中小學都按照相關規(guī)定積極地加入到減負的隊伍中來,但同時因為學生放學早了(不少小學生的放學時間為下午三點半),家長還沒有下班不能接孩子,從而導致了在學生看護上出現(xiàn)了“空當期”,成為許多家長,特別是小學生家長不得不面對的難題。如今,在天津市中小學生的減負工作已小有成效,但困擾家長的“三點半難題”卻依然存在。那么這個難題到底有沒有解?又該如何解決?近日,記者對此進行了一系列采訪。
一次抽樣調查 一個尷尬難題——
放學早了,三成孩子沒人接
去年秋天,在市教委發(fā)布史上最嚴“減負令”差不多半年后,市關工委和市教科院聯(lián)合面向全市中小學生做了一次有關“減負情況”的抽樣調查。在這次調查中,有幾組數(shù)據(jù)非常值得關注。
調查中,認為天津市的“減負規(guī)定”執(zhí)行效果不怎么好和很不好的僅占6.4%。不過,孩子的接送問題卻很突出。調查表明,接送孩子的主力是孩子父母,占46%,其次是家中老人或親戚接送的,無人接送的也占到了30.9%。中小學生無人接送的問題比較突出,特別是小學生無人接送,給學生的安全帶來隱患,家長十分擔心孩子的安全。
“數(shù)據(jù)顯示,減負規(guī)定剛剛下發(fā)半年時間,全市的‘減負’工作已小有成效。各學校在嚴格執(zhí)行減負令的同時,嚴格控制學生的在校時間,特別是小學,絕大部分都是下午三點半或是更早時間放學。家長們一邊為減負叫好,一邊又希望學??梢浴樟簟⒆拥轿妩c以后。‘三點半’已成為家長和學校不得不面對的尷尬難題?!闭{查組成員、市教科院基礎教育研究所副研究員肖慶順說。
此外,肖慶順表示,調查還顯示課余時間多了,一些自制力差的學生不知道自己如何合理安排課余時間,學生的課余時間安排非常單一,家長和社會也缺少對學生課后時間的管理。
為解“心頭患”家長使出渾身解數(shù)——
老人+托管:孩子不能沒人接
如今,又一年過去了,通過走訪記者發(fā)現(xiàn),小學生家長所遇到的“三點半難題”依然存在。
每天下午三點半左右,不少小學的校門外就會陸續(xù)聚集前來接孩子放學的家長們,道路被人群和車輛堵得水泄不通。連日來,記者走訪發(fā)現(xiàn),在這些家長中一多半都是老人,有的是孩子的爺爺奶奶,有的是孩子的姥姥姥爺,“我們就是接孩子專業(yè)戶,孩子父母哪有這么早下班的,別看我們年齡大了,但這身上的責任也大著呢?!崩先藗儗τ浾哒f。
在接孩子的人群中,記者還看到,一些托管班的阿姨舉著小牌子在接學生,她們一邊等待孩子放學,一邊給家長們發(fā)傳單,不少年輕家長上前咨詢托管事宜。一位四年級孩子的媽媽表示:“我和孩子爸爸是雙職工,家里老人身體不太好,我們都無法每天下午三點半來接孩子,我就想著給孩子報個托管班,只要能保證孩子安全花點錢也可以接受?!?/p>
為接孩子全家上陣輪流“值班”
目前天津市大多數(shù)的家庭模式都是“421”,4位老人和一對年輕夫妻的生活重心全部都在唯一的孩子身上,下午三點半接孩子放學已然成為全家人的重中之重。
沈女士的孩子在昆明路小學讀二年級,由于夫妻二人是雙職工,每天下午三點十分接孩子放學成了她的“心頭大患”。為此,全家人特意制定了“接孩子值日表”,規(guī)定了每天接孩子的人,“4位老人每人接一天,我們自己接一天,這真的是全家齊上陣了。”像沈女士家這樣的情況并不是少數(shù),記者在南開區(qū)五馬路小學校門外隨機采訪了10位接孩子的家長,其中有8位家長表示,接孩子是全家輪流完成的任務,1位年輕家長是“全職媽媽”,另外1位家長表示自己工作時間比較靈活,基本都是自己接孩子。
托管班、培訓機構紛紛搶生源
父母自己能接孩子是最好,實在不行老人幫忙也算是可以搭把手。但現(xiàn)實中,還有一部分家庭卻做不到每天下午都有人接孩子。這時,托管班便成了多數(shù)這樣家庭的選擇。
義烏靈鷗家政服務公司:專門提供家政、月子護理、育嬰師、保姆、專業(yè)陪護、服侍老人、醫(yī)院護理、鐘點工、家庭公司保潔、搬家等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