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24日凌晨3時27分,一張題為“我做了最華麗的背景”的照片被放上了QQ空間,在英國首相卡梅倫為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開展國事訪問的踐行宴上,一張長發(fā)飄逸的亞洲面孔作為會議口譯人員讓無數(shù)人驚呼,隨即微信朋友圈被刷屏,這張照片成功占據(jù)了與她擁有共同記憶人群的頭條。
這個神秘的亞洲面孔曾經(jīng)離我們那么近,她是劉虹,浙江海洋學院外國語學院2003屆師范專業(yè)畢業(yè)生,后留校任教,教授大一到大三學生的聽力課程。
2006年赴英國利茲大學攻讀口譯專業(yè)碩士,并留在了英國。筆者采訪得知,當時劉虹老師作為首席翻譯員之一,負責給中央辦公廳主任栗戰(zhàn)書和伊麗莎白女王代表擔任翻譯。
后來,她的同事在新聞上看到了她的照片,讓她也感到很驚訝。因為平時,他們更多的時候是在專門的小屋子里做同聲傳譯。在對劉虹老師的采訪中,記者感受到了她對英語的深深熱愛。她回憶起當年在校(海院)學習時,非常認真地對待每一堂英語課,孜孜不倦,特別是口語,她會非常認真地把課文反復誦讀。后來,她感覺到在國內(nèi)口譯學習的渠道太有限,她需要尋求一個突破,就下決心出國留學。
回憶起出國的經(jīng)歷,她覺得自己也還算順利,收拾了3套衣服,拎了個行李箱就出去了。開朗的性格幫她化解了獨自求學的孤獨,發(fā)自內(nèi)心的熱愛也成了她勤奮學習的動力。回憶起口譯學習的日子,她用了“魔鬼式”來形容,一年多的堅持也給了她很多收獲,其中也包括留校任教的名額。如今,她成了像她這樣熱愛口譯的學生的老師,在利茲大學教授研究生口譯課程。
當年她教過的學生在看到這張照片后勾起了曾經(jīng)與她相處的點滴。
以下是她的學生周權(quán)對她的一些回憶:2005年8月,我成為了浙江海洋學院外國語學院的大一新生,印象中的大學老師應該都是一板一眼的老學究,但進入聽力教室的一剎那,劉虹老師留給我們幾個男生的第一印象是驚艷了時光,烏黑的長發(fā),親切的笑容,悅耳的聲音……因著她的出現(xiàn),我們開始對大學的課程有了美好的期待。記得當時聽力課安排在周一上午第四節(jié),那是我大一整整一年都會很認真去聽的課,愿意去舉手回答問題。也是在她的課堂上,我學會了大學里第一首完整的英文歌“because of you”,知道了《老友記》和《成長的煩惱》,也養(yǎng)成了聽英文廣播的習慣……我們班級的活動她也是有請必到,會在晚自習來和我們聊聊如何學好英語,也會在班級踏青時為我們拍照,還小露一手廚藝。
她參加教工十佳歌手比賽,我們組成聲勢浩大的親友團為她加油…..短暫的一年時光充滿歡樂,在2006年夏天我們得知她將前往英國繼續(xù)她的研究生課程,佩服她的決心和毅力,我們也難掩心中無限的不舍,悄悄為她準備了一場歡送會。每個人都拉她做游戲搭檔,然后悄悄在她耳邊說著祝福的話語,她為我們唱了一首“the color of the night”,我們完全不記得那天的夜色如何,只記得她的歌聲帶給我們的感動,而后很多女生抱著她哭了......
她在英國的第一個新年,我們花了將近200元的郵費給她寄了一張6元錢的賀卡和一個中國結(jié);2008年的夏天,她悄悄回到校園,跟我們暢談她在英國2年的感受;2011年4月份,她回國探親,和她坐在茶室聊天,她的眼角眉梢都是藏不住的幸福;現(xiàn)在的現(xiàn)在,她繼續(xù)創(chuàng)造著屬于她的人生精彩,而通過她的“六度空間”認識習大大和彭麻麻的我,滿滿分享著她給予的正能量。
據(jù)鷗訊社微信公號 義烏靈鷗家政服務公司:專門提供家政、月子護理、育嬰師、保姆、專業(yè)陪護、服侍老人、醫(yī)院護理、鐘點工、家庭公司保潔、搬家等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