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新聞網訊 張微是鐵嶺經濟開發區第四小學小學五年級的學生,現年12歲,家住開發區茨榆臺分場。因為奶奶生病,家里債臺高筑,父母常年在外打工掙錢還債。本該在懷里撒嬌的她過早地成為一名留守兒童。今年她才12歲,比同齡人的個子稍矮一點,身上穿的衣服整潔,梳著一個馬尾,顯得活潑干練。如今她和七十多歲的爺爺生活在一起。
張微的爺爺在家種了二三畝田和一片小菜園,平時農活特別忙,張微經常放學回家到菜園幫爺爺除草、澆水,家務活她包攬了,經常漿洗爺爺、奶奶和自己的衣服。冬天小手凍得通紅,鄰居的嬸嬸、阿姨都心疼地幫她洗衣,可是她堅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還真能把衣服洗干凈呢!她家在村里的最南端,幾間簡陋的房子里面光線有點暗,斑斑駁駁的墻壁上貼滿了獎狀……屋內整理得井井有條,打掃得干干凈凈。她經常展露廚藝,給爺爺奶奶變著花樣做。她做的麥面煎餅,黃黃的、脆脆的,外殼里面還有軟軟的韭菜餡,爺爺經常夸贊她是一個手腳麻利、會做飯的孩子。因為有了她在,家里處處顯露著鄉村人家的淳樸、幸福、和諧。
“奶奶,我來替爸爸養活你。”這是小張微最令奶奶感動的一句話。星期天,當同齡的孩子拿著新買的玩具跟小伙伴玩的時候,她一早便挎上小籃子到山里采藥去了,黑藥、柴胡、黨參、血參、天麻、桔梗,這些中草藥在張微眼里都是寶貝。
在張微的家里,熏黑的墻上畫著一張記事表,上面寫著張微的名字,名字后面對應方格上畫的是五角星的圖案。張微說平時她只要幫奶奶干一件事就在上面畫顆星,每月一總結,看能得到多少顆星星。“每學期必須拿到一張獎狀,回去讓奶奶高興;在學校堅決不能犯錯誤,免得奶奶傷心。”這是張微寫在作文中的一句話。而對爺爺的教誨,她同樣回報給深深的感激。這份愛與感激,都珍藏在這位12歲女孩的日記里:“親愛的爺爺:是您教會了我面對挫折不要后退,是您告訴我做人以誠信為本,做人應該有顆真誠的心。生活中的一切坎坷困難,我并沒有屈服,因為有您的陪伴,一切困難都不再是困難。”
在學校里,她是個德才兼備的好學生。學習成績名列前茅,一絲不茍;興趣濃厚,精益求精;學習刻苦,勤思善問;發展全面,成績優異。學習上,求知欲強,課堂上,敢于提問,善于質疑,對所學的知識能理解地掌握。她的學習非常用功,會擠時間學習,家里的凳子經常是她的寫字桌;板車頭是她看書的好地方,學校圖書室是她的樂園。她閱讀了許多書籍,寫下了約十八萬字的讀書筆記,學習成績一直在全年級學生中名列前茅。特別她在班級開展的“貧困兒童互助”活動中,經常拿出自己積攢的錢給困難的同學買學習用品、課外讀物,幫助他們搞好學習、生活。課外,不滿足于課堂上所學到的知識,大量閱讀一些有益的書報,以開闊自己的視野、增長知識,碰到難題就向老師請教或自己查閱資料解決。從不與人斤斤計較,總是以一顆寬容的心對待別人,無論誰有困難,都會不假思索地伸出援助之手。
在學校,她是位勤奮學習,心系集體,尊敬師長,團結同學的班干部;在社會,是位誠實守信,遵守社會公德,熱心公益活動的好少年。在生活中,她從未有過多的要求,不挑吃穿,不亂花零用錢。記得奶奶有一次把手弄傷了,連端茶倒水都很困難,是她把飯菜端到奶奶面前,吃完后,還幫著收拾。只要奶奶有需要,她跑前跑后,都不覺得累。
作為班級干部,她處處起模范帶頭作用,工作踏實,認真負責,嚴于律己,是老師的好幫手,同學們的好伙伴。
她是管理班級工作的好助手。她的心很細,了解同學,新學期班干換屆選舉時,她推薦調皮的學生陳浩天當衛生委員。她建議:陳浩天同學雖然成績不好,但他有組織才能,不怕臟,不怕累,愛勞動,能勝任這一工作。老師重用了陳浩天,果然班級衛生管理工作很出色。她在班級管理的才能。為了將班級建設好,她還帶領其他班干部共商良策,利用每周五午自習的時間召開班隊會,對違反班規班紀的同學進行集體教育,形式多樣,讓班級的凝聚力更強,形成良好的班風學風。
在特長方面,她也尤為突出。重大節日的文娛活動都由她來主持。今年的“拉丁舞表演”和“輝煌六十年演講”獲得了學校的最佳獎。她不但有表演能力,體育也非常優秀,是我校中長跑名將。每次活動中,老師們都能看見她卓越的表現。老師們都會豎起大拇指,情不自禁的夸贊她。
義烏靈鷗家政服務公司:專門提供家政、月子護理、育嬰師、保姆、專業陪護、服侍老人、醫院護理、鐘點工、家庭公司保潔、搬家等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