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國學生在暑期學校里感受中國傳統文化。 青年報記者 吳愷 實習生 陸嘉輝 攝
“今年能到上海來學習,機會太難得了。”來自烏茲別克斯坦的薩亞拉·那扎伯娃在上海外國語大學“上海暑期學?!币呀浂冗^了10天,除了每天學習漢語,她還饒有興致地學習剪紙、書法,參觀博物館和企業,了解中國的文化,每一天都過得無比充實。青年報記者了解到,面向外國留學生的2015“上海暑期學?!币言诒臼?4所高校相繼開張。那扎伯娃所在的“一帶一路”項目班是今年首次推出。青年報記者 劉昕璐 實習生 王曉飛
招收22個國家83名留學生
上海外國語大學的馬殊敏老師這幾天正在向她的外國學生們教授漢語課。與往日不同的是,如今馬老師的學生大都來自于國外的孔子學院,懷著對中國文化的濃厚興趣,這些來自世界各地的學生趁著暑假來到上外繼續他們的漢語學習。
馬殊敏老師班上的學生來自埃及、突尼斯、俄羅斯等不同學校,部分學生英語也并不太好,但大家通過比手勢和同學充當翻譯的方式想盡一切方法交流,課堂反而充滿著樂趣。漢語課上,來自法國的HARION RIRET正在糾正俄羅斯小姑娘達莎的口音,當相互不明白對方在說什么時,她們的法寶就是手機上的電子詞典。
據悉,今年上外承辦的“上海暑期學校”項目包括“一帶一路”國家項目、西班牙語國家項目、中東國家項目和俄羅斯項目共4個項目,招收了來自吉爾吉斯斯坦等22個國家的83名外國留學生。
為了促進中外學生的交流互動,學校還專門組織了來自西班牙語、阿拉伯語、俄語等專業的中國學生志愿者,跟進項目實施。在教學樓的過道上,記者不止一次看到志愿者和外國學生們親切攀談,彼此問候,顯得十分熟絡。
傳統文化最受外國留學生歡迎
為了讓學生了解中國悠久的傳統文化和發展中的上海,與語言課堂教學相結合,上外還為學生特意安排了具有代表性的中國傳統文化體驗課程,如把太極拳、剪紙、民樂、廚藝、繪畫、書法等傳統文化與漢語言教學相輔相成,在學習漢語的同時讓外國留學生有機會親手體驗源遠流長的傳統中華才藝。
薩亞拉·那扎伯娃說:“每一天都過得非常充實,在中國的學習和生活很開心,中國的文化太有魅力了,上海給我的印象非常深刻,越來越喜歡中國?!?/p>
據了解,在為期一個月的學習中,外國學生既可以在教室里聆聽專家開設的中國當代國情、中國經濟、中國證券等講座,也可以通過大量影像資料了解當代上海、當代中國的發展現狀,同時上外還精心組織多條市內外參觀線路,讓學生親眼目睹、親身體驗中國傳統與現代的文明成果。
報名啟動越來越早依舊一座難求
和越來越多的中國學生暑期到歐美去游學一樣,“到上海過暑假”最近幾年開始成為外國學生的新流行。
市教委介紹,“上海暑期學?!睆?008年開始實施,依托滬上各高校選拔優秀外國留學生,通過不同主題安排這些具有不同的語言和文化背景的青年學生,進行為期一個月左右的漢語學習和文化體驗活動,項目主題包括中國傳統服飾、中國民樂、中國戲曲、武術、乒乓球、中醫、中國圍棋等等。
“報名越來越火爆,尤其是這兩年,報名簡章還沒出,一些海外學校早早地就來咨詢了?!鄙虾M鈬Z大學留學生辦公室程洪金老師介紹,“上海暑期學校”每個項目班的招生名額在20名左右,從最初需要到海外“動員報名”,到目前“一座難求”,除了這一項目提供獎學金,課程本身的“含金量”也對留學生產生著巨大的吸引力。
來自市教委的統計,從2008年僅有25名日本、韓國友好城市的學生和教師到上海交流學習,到2015“上海暑期學校”已經吸引了來自世界上百個國家和地區的650多名外國學生,7年時間人數猛增了26倍。
事實上,“上海暑期學校”不僅為中外青年搭建文化交流與促進友誼搭建橋梁,還實實在在吸引優秀外國留學生體驗中國、學習漢語、留學上海。在不少高校,老師們都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除了吸引眾多來自海外的中國文化愛好者外,越來越多具備專業背景的留學生已經通過“上海暑期學?!?,順利打通了來滬留學路。
義烏靈鷗家政服務公司:專門提供家政、月子護理、育嬰師、保姆、專業陪護、服侍老人、醫院護理、鐘點工、家庭公司保潔、搬家等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