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連雅婕 本報實習生 羅 丹

來,比比誰的軟陶作品最漂亮。 連雅婕 攝
“大清早,誰家做的美食這么香?”日前,循著塘子胡同散發出的誘人香味,記者走進南關區綜合實踐教育基地,見到的“廚師”卻是一群穿著藍色校服的學生。原來這是長春市第九十八中學八年級的學生,正在基地老師的指導下進行DIY手工制作。
“我特別喜歡吃蛋糕,沒想到自己也能做出來。”4班的學生曲洋洋笑著說。他手中的紙杯蛋糕金黃澄亮,精致美味,外觀口感與商店出售的一模一樣。然而,小小的蛋糕做起來一點兒不簡單。“老師告訴我們,要想制作出美味的蛋糕,面粉必須過篩,顆粒要捻碎;面糊攪拌好后,分三次加入色拉油拌勻。”雖然得等20多分鐘才能烤熟蛋糕,但是看到自己的“作品”誕生,曲洋洋滿意地說,這是他吃過的最好吃的蛋糕。
剛走出廚藝教室,記者就被熱鬧活躍的布藝教室所吸引。7班的學生武雪晴正在埋頭制作絲網花,她要親手為媽媽做一個玫瑰胸針。她先將細鐵絲繞套桶一圈,擰緊后用鉗子剪斷,將絲網套在鐵環上,用線纏緊根部,一片玫瑰花瓣就做好了,再將大小各異的八片花瓣依次固定在胸針托上,整個玫瑰胸針就完成了。“雖然過程有些費力,還可能會傷到手指,但是能夠自己動手做出成品,我覺得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武雪晴興奮地說,“上次我們做的蝴蝶結頭花也非常漂亮,我特別喜歡上這堂課。”
據了解,南關區綜合實踐教育基地此次共開設了4門課程,涉及廚藝、布藝、彩陶和工藝方面的內容。學生不僅可以利用基地免費提供的原材料現學現做,還可將自己的“作品”帶回家,連烘焙的小蛋糕也可以裝進肚子帶走。
不一樣的課程內容,帶給學生快樂的學習體驗。“他們接觸到貼近生活的有趣事物,在緩解學習壓力的同時,培養實踐能力,陶冶藝術情操。”長春市第九十八中學教師黃玉龍告訴記者。
在基地對布藝課程進行教學指導的王金鈴老師也頗有感觸:“一天的學習,讓學生們把從未使用過的針線、剪刀、鉗子、錘子都嘗試了,雖然有的學生劃破了手,但是掛在他們臉上的不是淚水而是笑容。”
今年年初以來,綜合實踐教育基地先后對全區四年級至八年級的近萬名中小學生開展為期一天的“走讀”式培訓。據綜合實踐教育基地的校長趙智晶介紹,此次針對中學生開展培訓的四個主題是:為媽媽做一個絲網花胸針,為爸爸制作手工真皮鑰匙包,為美化家庭制作軟陶冰箱貼,學習烘焙小蛋糕。“在實踐活動中,讓學生掌握一項技能是最低層次的要求,最重要的是使其學會合作與分享,培養熱愛勞動的好習慣。”趙智晶說。
新民晚報官方微信 微信號:xmwb1929 有用、有益、有趣
新民網茶館由新民網出品 微信號:newteahouse 無節操、有道理 最麻辣,最有趣的時事脫口秀! 你今天腦補了嗎?
新民網事由新民網出品 微信號:xinminwangshi 突發事、新鮮事、有趣事 感人事、煩心事等你來爆料! 掃一掃,關注有禮!
儂好上海由新民網出品 微信號:helloshanghai2013 吃喝玩樂、上海故事、同城活動 每天熱愛上海多一點 加入小儂家族就對啦! 義烏靈鷗家政服務公司:專門提供家政、月子護理、育嬰師、保姆、專業陪護、服侍老人、醫院護理、鐘點工、家庭公司保潔、搬家等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