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用中國的教學方法來教育英國的中學生可行嗎?參加試驗的老師和學生又是怎么想的呢?他們有什么體會? 
5名中國老師在英國漢普郡的一所中學實施4周中國式教學 英國廣播公司BBC電視二臺將從當地時間周二(4日)晚播出一部3集的紀錄片,片名為“中國學校,我們的孩子受得了嗎?”(Are Our Kids Tough Enough?Chinese School) 紀錄片講的是讓5名中國老師在英國南部漢普郡的一所中學實施4周中國式教學試驗的故事。 中國式教學的特點是嚴厲,時間長。中國學生在一些知名的國際考試中總是名列前茅。 但是,用中國的教學方法來教育英國的中學生可行嗎?參加試驗的老師和學生又是怎么想的呢?他們有什么體會? 首先,作為試驗的一部分,中國老師接管了一個由50名學生組成的9年級的班。 這些學生在四個星期的時間里,要穿統一的校服,每天早上7點到校,在校時間長達12個小時,中間有兩次吃飯休息時間。每周還要舉行一次升中國國旗的儀式。 而課堂上主要以記筆記為主。同時,還要參加集體練習。學生們還要負責打掃教室等。 校長評價 
校長斯特哲說,英國學生習慣于可以向老師提問,并且老師要尊重他們的觀點。 首先來聽聽波亨特中學(Bohunt Comprehensive School)校長斯特哲(Neil Strowger)的看法。 斯特哲去年曾前往上海觀摩中國式教學。中國學生的學習精神、課堂紀律以及班級規模給他留下深刻印象。 斯特哲說,在這5名中國老師接管波亨特中學的一個班之前,他曾和這5名老師共進晚餐,他說中國老師有決心搞好這次試驗。 然而,實驗剛開始的第二天,他就接到報告說,他的學生表現不佳。在課堂不認真聽課,閑聊天,不聽老師的話。 顯然,中國式的教學方法和英國青少年的文化和價值觀發生了沖突。 斯特哲說,英國學生習慣于向老師提問,而且期待他們的觀點得到尊重。 
學生在跟著老師做眼保健操 隨著試驗的展開,在學校輔導人員的幫助下,以及教師對教學方法進行微調,學生們的行為有所改善。 也許是老師與學生呆在一起的時間長了,師生關系有所改善,一些學生開始喜歡上了中國式的教學風格。 學生們喜歡抄黑板上的筆記,他們說這有助于他們的記憶。一些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還表示喜歡中國課堂上的講課方法。 而斯特哲本人認為,課時長對學生還是有一定價值的,英國老師也許不用太擔心偶爾在課堂上自顧自的講課。 但是,斯特哲認為中國學生成績好的真正原因還在于中國家長、中國文化與價值的共同努力,而不是中國老師高超的教學方法。 學生感受 15歲的蘭斯基說自己是一名正常的少女,她喜歡睡覺和自由。但是為了這個試驗,只好犧牲自己四個星期的睡眠。 蘭斯基說,中國老師對我們期望過高,總是對我們高標準嚴要求。我們還要一天12個小時穿難看死了的校服。 蘭斯基還說,整個試驗跟她想象的不一樣。她說自己原以為跟平時的學校沒有什么兩樣,只不過是多了點作業或是課堂上寂靜無聲而已。 她說,“我感覺學生根本沒有發言權,一切由老師說了算。” 學生就像是機器人一樣,自己很難適應。蘭斯基說,她喜歡在課堂上表達自己的觀點,提出建議并參與小組互動,提高技能等。 蘭斯基說,她唯一學到的是如何快速的抄筆記,并聽老師向我們“布道”。 還有,最難的是作為學生的預期,因為老師總是期待你是最好的學生。 如果你不能成為班里的尖子學生那就根本沒有意義去試了,一切都是分數說了算。 而且課堂環境封閉、壓力大。班里有50名同學,這本身就很難讓人集中精力,更別說讓你覺得要時時刻刻與他們競爭了。 尤其是理科,更具有挑戰性。 有時,我們聽膩了老師的講課,但突然老師讓我們回答我根本不懂的問題,一下子讓我覺得非常不自然,我感到措手不及。 
中國老師教學生扇子舞 這讓我壓力很大,所有的同學都看著我,還有拍攝鏡頭。我覺得一下子就懵了,覺得自己很蠢。 我們的中國老師認為我們就應該像刀槍不入的海綿一樣,不知疲倦地吸收所有的知識。 當然,也有一些好的地方,比如我很喜歡學跳扇子舞和中國廚藝。比起又難又枯燥的勾股定理(也稱畢達哥拉斯定理)和英語語法好多了。 蘭斯基說,自己永遠也不會忘記中國式教學的體驗,因為那是她生命中最有意思的一件事。 義烏靈鷗家政服務公司:專門提供家政、月子護理、育嬰師、保姆、專業陪護、服侍老人、醫院護理、鐘點工、家庭公司保潔、搬家等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