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周課堂上,我們的一名“智慧家長”與大家分享了剛發(fā)生在他家里的一件小故事:上周的一個晚上,孩子正在房間里漫不經(jīng)心地寫作業(yè),家長先后兩次推門查看,發(fā)現(xiàn)孩子在15分鐘內(nèi)只寫了45個字頓時就覺得氣得不行,“按照我平時的習慣,早就兩個‘火力’下去了。”這名家長說,不過當時他并沒有那么做,上了幾堂“智慧家長”課以后,他學會了控制自己的情緒,避免了一場“戰(zhàn)爭”的爆發(fā)。
在這堂課之后,持續(xù)了兩個月的“智慧家長”系列也終于迎來了結(jié)課儀式。兩個月的過程中,學堂君發(fā)現(xiàn)不少家長身上已經(jīng)有了明顯的變化,他們把課堂上學到的溝通方法帶回了家,也會盡自己所能,把更多的時間留給家人和孩子。
“智慧家長”欄目在此就要告一段落了,然而自本欄目刊登以來,不少沒能趕上第一期活動的家長也在向?qū)W堂君詢問是否還有第二期“智慧家長”,那就請一定要關(guān)注我們的“早報學堂”微信,靜候佳音哦!
向熱線求助的家長,大多承認自己對孩子動過手
每個人在生活中或多或少都會有一些負面情緒,這實屬正常,“人當然不是不能有負面情緒,而是需要把負面和正面情緒的比例壓縮在1∶3以內(nèi),找一個合適的宣泄口及時‘排除’,不要讓負面情緒影響到自己最親近的人。”杭州12355青年服務臺、杭州青悅社會工作服務中心主任宋健男說。
近年來宋健男做了一個統(tǒng)計,在打入青少年熱線的家庭中有80%的家庭都承認自己曾經(jīng)打罵過孩子。為什么我們的家長會那么“易怒”呢?
宋健男說,情緒往往是由刺激引發(fā)的。那么,下面這個小片段看看你是否在自己的家里發(fā)生過呢:爸爸在外忙碌了一天,并且因為工作上的一些小錯誤還遭到了領(lǐng)導的責備,悶悶不樂地回到家,看到原本應該在做作業(yè)的兒子正坐在沙發(fā)中央,一邊吃著小點心,一邊對著電視哈哈大笑。爸爸火氣沖天,上去就是一頓痛罵:“都那么差的成績了,還看電視,你真是不要好!我那么辛苦給你賺錢,你就不能給我省點心嗎?”兒子一時委屈得說不出話來,反倒是媽媽聞聲從廚房里趕來:“這是怎么了,他剛才做了一個小時的作業(yè),是我答應他休息15分鐘的。”
于是三個人面面相覷,尷尬了好一會。
多給孩子幾次犯錯的機會
從孩子的視角來看,家長這一頓不分青紅皂白的發(fā)火更像是“蠻不講理”,明明已經(jīng)訂好家庭規(guī)矩,孩子也認認真真地執(zhí)行了,卻還是遭到了一頓責罵。“家長冷靜下來想一想,如果你因為作業(yè)的事情打了孩子,那他對作業(yè)還會有好感嗎?” 宋健男說,很多家長都明白這個道理,到時候又管不住自己的手和嘴,那應該怎么辦?
想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家長必須要建立在理解孩子,與孩子保持良好溝通的基礎(chǔ)上。其次,家長也要給孩子一些寬容,讓孩子有犯錯的機會。“我們發(fā)現(xiàn),經(jīng)常發(fā)脾氣的家長往往心里都沒有預案,今天這里錯了就罵這,那里錯了就罵那,都是由著自己的性子來的,久而久之孩子就被罵得‘體無完膚’。” 宋健男說,在這樣的家庭環(huán)境下成長的孩子往往會很自卑,在與父母爭吵時也只能無力地解釋:“反正怎么樣錯的都在我,我哪里都不好。”
孩子“打不還手,罵不還口”怎么辦?
當孩子第一次犯錯時,家長破口大罵,第一次很管用,但很快孩子就“免疫”了;
當孩子第五次犯錯時,家長開始摔碗筷,孩子又默默地習慣了;
許多家長找到宋健男時,已經(jīng)是軟硬兼施把所有的方法都用盡了。
該怎么辦呢?宋健男把他平時介入調(diào)解的方法也分享給大家,有需要的家長們不妨試著做一做:
首先,許多孩子與家長鬧矛盾是因為電腦游戲或者電視,那么家長可以與孩子簽一個君子協(xié)議。比如說,如果孩子能夠做到不缺課,那么周末在家允許玩半天的電腦,或者在做完作業(yè)后,每天晚上10點鐘之前家長不會反對孩子看電視等等。需要注意的是,家長必須遵守與孩子的約定,如果反悔很可能會徹底失去孩子的信任,“有的家長急于一步到位,拔掉網(wǎng)線,停掉手機,這也是不切實際的,一定要給孩子一點‘甜頭’。” 宋健男說。
等孩子有了初步的成效后,不要急于夸獎孩子,要掌握一定的技巧。比如當關(guān)系緩和后,某一天孩子起身主動給家長倒了杯水,有的家長一激動就會說:“孩子你真棒,你已經(jīng)長大了。”其實從孩子的角度來想,怎么我倒了杯水就長大了呢?是不是意味著以后其他的事情都要按照大人的標準去做呢?在這種壓力下,孩子當然不再愿意給你倒水了,而這時候簡單的一句“謝謝”,反而比海量的贊美來得合適。
義烏靈鷗家政服務公司:專門提供家政、月子護理、育嬰師、保姆、專業(yè)陪護、服侍老人、醫(yī)院護理、鐘點工、家庭公司保潔、搬家等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