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肥城市人口計生、民政、財政、人社、衛生、住建等6部門聯合下發《關于進一步加強計劃生育特殊困難家庭扶助工作的意見》,就探索推進計生特困家庭經濟扶助、養老保障、醫療保障、社會關懷“四位一體”扶助模式,進一步加大計生特殊困難家庭扶助力度作出制度性安排。
加大經濟扶助力度。一是提高特別扶助金標準。自2015年起,將女方年滿49周歲的獨生子女死亡、傷殘家庭夫妻的特別扶助金標準分別提高到每人每月600元、400元。二是給予保險補助。對享受計劃生育特別扶助政策的獨生子女傷殘、死亡家庭成員參加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的,對個人繳納部分每人每年補助300元;參加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對個人繳納部分每人每年補助100元。三是對享受低保政策的計生家庭成員,參加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對個人繳納部分每人每年補助100元。四是給予緊急救助。對女方49周歲以上,享受計生特扶政策的家庭,給予一次性10000-20000元的緊急救助;對女方年滿35至48周歲的獨生子女死亡家庭,有生育意愿需進行檢查治療或做輔助生育手術的,市級給予一次性10000—20000元的助孕資助。五是落實低保政策。將獨生子女傷殘、死亡家庭符合低保條件的優先納入低保范圍,計生特別扶助金不計入家庭收入。
做好養老保障工作。一是對60周歲以上的計生特殊家庭成員,特別是其中失能或部分失能的,優先安排入住政府投資興辦的養老機構;對不愿離鄉的,依托城鎮社區日間照料中心、農村幸福院或老年公寓,提供低費、優質的社區化養老服務,并根據各自實際,制定落實優惠規定或給予適當的生活補貼;對生活長期不能自理、經濟困難的老人,依托市養老服務信息平臺、家政公司、鐘點工、志愿者組織,做好生活照料服務。由政府出資,根據具體狀況,購買每人每月10小時、20小時、30小時的家政服務,以“親情服務卡”的形式結算。
提高醫療保障水平。一是將符合條件的低收入計生特困家庭成員納入城鄉醫療救助范圍,給予相應的醫療救助,并幫助其參加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或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二是對有再生育意愿的獨生子女傷殘、死亡家庭,參加生育保險或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的,將其接受取環、輸卵(精)管復通等計生手術及再生育服務的醫療費用按照規定納入支付范圍;免費向農村居民提供取環、輸卵(精)管復通等計生手術服務,并給予住院分娩補助;對確需實施輔助生殖技術的,做好咨詢指導工作,并給予必要的幫助。三是各級醫療機構開通“綠色通道”,積極開展社工和志愿者服務,優先為計劃生育特殊困難家庭患者提供引路導診、維持秩序、心理疏導、健康指導、康復陪伴等服務。建立社區醫療服務巡診制度,加強計生特困家庭患者隨訪,利用電話、電子郵件、信函和必要的面談等多種形式開展隨訪。根據患者隨訪結果,及時改進服務。
開展社會關懷活動。開展“2+1”結對幫扶活動,發放“連心卡”,定期聯系走訪計生特困家庭;對生活貧困、住房困難的城鎮計生特殊家庭申請廉租房、公租房等保障性住房的,優先給予安排,對農村計生特困家庭,按照有關規定優先納入農村危房改造范圍;加大對殘疾獨生子女的幫扶力度,逐步實行高中階段免費教育,鼓勵參加職業技能培訓,對符合條件的人員按照規定給予相關政策扶持,優先安排醫療康復項目,優先適配基本型輔助器具;開展“計生助福——愛滿桃鄉”救助慰問活動,利用節日對計生特困家庭進行集中走訪慰問,送錢送物送溫暖。
(特約記者 吳長遠通訊員 周生田 姜加東) 義烏靈鷗家政服務公司:專門提供家政、月子護理、育嬰師、保姆、專業陪護、服侍老人、醫院護理、鐘點工、家庭公司保潔、搬家等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