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經濟的飛速發展,我國社會正在步入家庭小型化、人口老齡化、生活現代化和家務勞動社會化的新形態,家政服務作為現代服務業中的新興產業,將原本由家庭成員完成的各項家務勞動逐步轉化為由社會組織提供的社會化服務,成了老百姓最關心、最直接的民生問題。 但這個日益擴大的市場還缺乏相關法律規章來約束。一方面家政服務業仍處在逐步規范發展階段,職業標準和職業保障亟待健全和完善;另一方面家政服務員的職業技能和職業素養普遍不能滿足雇主的需求,絕大多數雇主不愿支付更高的管理薪酬和工資報酬;再一方面家政公司機構良莠混雜,責任過大,而其收費與責任不相匹配……于是雇主的服務滿意度,家政員的權益保障,家政企業的誠信經營、管理規范等,都成為了引發種種問題的焦點。 如何破解難題?近年來,在上海市婦聯、市商務委、市人保局的領導和指導下,上海市家庭服務業行業協會以實事項目為抓手,積極配合、認真實踐,以服務、培育家政企業發展為支撐,以規范家政服務行為和提升從業人員職業技能和素質為重點,進一步整合社會資源和家政企業服務資源,拓展服務內容,豐富服務內涵,夯實服務基礎,全力打造上海家政服務管理體系建設,努力讓家政員工找到“家”的感覺,讓客戶雇主感受“家”的溫馨,讓家政行業打造“家”的品質,讓更多人享受到“家”的溫暖。本報即日起將對此進行系列報道。 本報記者 傅佩文 1 破解“鐵三角”六大關注 隨著家務勞動從家庭走向社會,家政服務員逐步進入了千家萬戶,家政服務在確立了“雇主——家政員——家政公司”鐵三角關系后,矛盾也接踵而至:雇主——放心的好阿姨哪里找?家政員——我的權益保障在哪里?家政公司——家政服務規范發展路在何方? 對此,上海市家協用一系列實事工程交出了滿意的答卷:2013年、2014年連續兩年,市婦聯與市人保局、市商務委共推市政府實事項目“支持有條件的街鎮80個示范性家政服務站”。2015年,市婦聯聯合人保和人口辦推出“完善家政服務信息平臺功能,建立家政員登記注冊制度,完成12萬名家政員登記注冊”市政府實事項目。 【市民提問】 1、阿姨哪里找——全市166家示范站 2013年、2014年分別把創建80個示范性家政服務站列入當年市政府實事項目,建立了“政府職能部門+社會組織+創建站”的組織構架和職能分工;設計了示范內容、創建規范、服務流程、投訴流程、督察制度、培訓制度等十大板塊,6個一類指標、32個二類指標和74個三類指標來規范家政企業的各項管理,基本達到一街一示范的要求,初步形成了規范化的家政服務市場體系。兩年來已創建166家示范性家政服務站。 2、阿姨可靠嗎——家政卡、注冊制確保誠信 在上海農商銀行的大力支持下,設計了集銀行服務、身份認證、培訓記錄、體檢信息等為一體的“家政卡”。2015年全市推出登記注冊制度,目前已超額完成12萬家政服務員注冊目標。 【阿姨提問】 1、工作穩定嗎——“準員工制”創新管理模式 目前,本市家政服務機構內部用工模式有三種:一是員工制,占企業人數不足5%;二是準員工制,占70%;三是中介制,占20%。由此實行家政行業 “準員工制”用工管理比較適合目前上海家政企業的現狀?!皽蕟T工制”的用工管理創新模式,要求創建示范站在身份驗證、體檢、委托管理協議和服務合同、簽約、購買商業保險、上崗培訓和回訪等七個方面做到100%,并提倡公司“代收代支”家政員服務費。 2、工資有保障嗎——定期發布工資指導價位 定期發布工資指導價,對引導家政市場價格、規范家政服務經營秩序起到了積極作用。同時,為了積極鼓勵家政服務員學技能,在發布工資指導價時,將“高位數”、“中位數”、“低位數”匹配相應的高、中、低崗位培訓證書和工作年限掛鉤,促進家政服務員主動參加培訓,獲取等級證書。 【家政公司提問】 1、信息何來——家政管理信息平臺、上海家政公共服務網 整個信息化管理系統總體分為三個主要部分,包括網絡中心部署的管理督導系統、統計分析系統及服務站安裝的運營服務軟件。通過這三個子系統,政府、家政機構及服務站都可以獲得有效的信息化支撐。 2015年3月滬家政網()正式開通,提供家政服務業各方信息的發布、展示與互動交流、家政員登記注冊和查詢、家政相關信息查詢、服務提醒、賬單繳費等一站式在線服務功能。截止2015年7月,平臺服務市、區(縣)協會二級組織18家、家政企業371家、家政門店656家,歷年累計登記家政員243695人。 2、培訓標準——編撰職業技能教材 市家協組織編撰《家政服務員》職業技能等級教材,初步形成了家政服務員職業技能培訓標準和框架,推進了家政服務員職業技能提升。 2 去家博會,找“放心阿姨” 義烏靈鷗家政服務公司:專門提供家政、月子護理、育嬰師、保姆、專業陪護、服侍老人、醫院護理、鐘點工、家庭公司保潔、搬家等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