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中秋,本是家庭團圓的日子,但隨著越來越多的年輕人走出家門外出工作,這天回家與父母團圓似乎成了一種奢望。而年邁的父母卻時常盼著子女能夠抽空回家,一享天倫之樂。于是,一種“代看父母”的網上業務應運而生,不過,此舉一出,爭論不少,記者昨日調查發現,此項業務在揚城遇冷。 【網店打探】 揚州網店“代看父母”零成交 佳節臨近,曾經火極一時的“代看父母”的話題又被重新提了起來,不過,這項業務貌似并沒有想象中那么熱鬧,該業務在不少城市遇冷。 “代上門看望老人,查訪老人安康與否,陪老人聊聊天,有人喜歡聊天就長聊,有人不善言辭就短聊,教老人學學電腦,以后能夠與子女在線溝通,幫助老人做做家務,充當報信鳥角色互相傳遞子女與父母現況的問候照片或視頻,讓對方直觀了解子女或父母過得如何……”這是網上一家專門服務揚州城區的“代看父母”的店家宣傳語。 記者看到,除了宣傳語,店內還有一些溫馨提醒,詢問“多久未給父母打電話”、“父母生日是何時”等細節,除此之外,還有一種新版的“24孝”也被擺在了店鋪里。 記者注意到,其標注可服務范圍是揚州市下轄的廣陵區、 邗江區、維揚區、江都區、 經濟開發區,同時備注只接受揚州市區及周邊范圍的探望工作。 而服務價格則是包括基礎費用200元和其他費用。其中基礎費用包括將父母狀況寫入探望報告,陪同聊天,傳遞播放子女問候的照片視頻給父母看,拍攝父母照片視頻,讓子女更為直觀地了解父母狀況等,而其他費用則需視詳情另計(交通費、禮品代購、做家務等)。 不過,此店家已經到了鉆石級別,其業務的成交量卻是0,記者試圖與店家聯系,但始終沒有人回應,該店基本上處于荒廢狀態。同時,記者搜索發現,僅有這一家網店涉及揚州的“代看父母”服務。 【市民態度】 多數年輕人不認可“代看父母” 昨日,對于興起于網絡的“代看父母”業務,揚城市民是何態度,記者做了一項隨機調查,15人中只有1人認為存在即合理,其他都持反對態度。 “你確定有這種業務?我活這么大還是第一次見?!泵鎸τ浾咴儐枺谖鲄^一家醫院工作的周女士有些驚訝,“這項業務,我絕對不會去選擇,父母養我們這么大,節假日請別人代看,那父母養我們何用?”而另一市民曹先生對此也表示反對,“說實話,真心鄙視那些選擇代看父母業務的子女,我就不信一年到頭沒有時間回家看看父母?!辈芟壬鷳嵖馗嬖V記者。 在調查的15人中,無論男性還是女性,對于這項業務都持反對態度。而另一市民章先生則冷靜地認為:“這事得換個角度看看,存在就說明有需求,子女自己若實在回不去,那么找人在節假日回去看一下父母也是可以理解的,畢竟這也是孝心的一種表達方式?!?/p> 隨后,記者也走訪多家家政服務公司,卻發現幾乎沒有公司從事這項業務。部分公司表示,曾經開展過此項業務,但業務不多,隨后就取消了。 【學者說法】 “代看父母”遇冷是孝道文化的體現 在采訪中,揚州大學社會發展學院薛平副教授認為,對于“代看服務”應一分為二來看,如中秋節或父母生日讓親戚朋友或鄰居代為看望父母也未嘗不可。但親情不可替代,子女還是要盡可能回家多陪父母。 薛教授表示:“找親戚朋友或鄰居等熟人代看父母無可厚非,在我們市民的心目中接受度也較高,但若是交給完全商業化的相應公司來做,這種感情就有點變味了?!?nbsp; 子女在履行了法定義務的前提下,盡自己所能為父母提供各種“代陪服務”,采用各種新方式表達孝心,是值得贊賞的。“當下年輕人為了事業、工作和學習,回家看望父母的時間確實是少了,所以找一種感情替代是有必要的,但找陌生人代看我們并不提倡,”薛教授表示。 “這項服務遇冷,其實也說明當下人們更加重視親情,是一種家庭觀念的回歸,是對我們孝道文化的一種傳承和認知,”薛平認為。 【律師提醒】 若選擇該服務要找正規公司 尚鼎律師林強認為,代看父母其實和找家政公司服務陪護老人是一樣的。從法律上,看望自己的父母屬于一種專屬于子女的法定義務。 “不過,若市民在不得已情況下需要此項服務,千萬要記得通過正規的,具備相應資質的公司來從事服務,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損失,畢竟,家里父母年紀大,體力衰弱,若不法分子登門,他們沒有應變能力?!绷致蓭熣J為。 義烏靈鷗家政服務公司:專門提供家政、月子護理、育嬰師、保姆、專業陪護、服侍老人、醫院護理、鐘點工、家庭公司保潔、搬家等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