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9月25日訊 “我要大姨,大姨帶我回家……”豆豆撕心裂肺地哭著不肯進幼兒園。“大姨”好不容易勸她先進去,說一會兒就來接她,豆豆才止住哭泣,一步一回頭跟幼兒園老師走進屋。豆豆在屋里哭,“大姨”在門外抹眼淚。
豆豆兩周歲了,讓她不肯離開的“大姨”,是從她出生時就開始照顧她,直到上幼兒園還離不開的月嫂劉喜艷。
月嫂和客戶之間都是這種濃濃的親情嗎?在他們背后又有哪些故事發生?近日,記者走進大慶市一家家政服務公司,采訪了多名月嫂,聽她們講述鮮為人知的故事。
1有的產婦產后抑郁,有的產婦不懂育兒常識
不是所有的新媽媽都有知識有文化,還有新媽媽把孩子拍得差點窒息……
據相關數據統計,產婦近三分之一會患有不同程度的抑郁癥。
國翠華是個“80后”月嫂,這個年輕的月嫂曾用心解決過產后患抑郁癥媽媽的思想問題,還以豐富的經驗救過寶寶的性命,更有自己的辦法幫助產婦走出生育后的心理抑郁期。
讓胡路區有個產婦,40多歲才用試管方法生下孩子,產婦每天都對來看望的人反復說:“我的孩子是試管嬰兒,生這個孩子太不容易。”她每天不睡覺,新生兒正常的紅疹,說是捂著了,總是處于精神極度焦慮和緊張中。
國翠華每天和產婦聊天,給她講新生兒的知識,勸她說:“將來別人都知道你的孩子是試管嬰兒,孩子長大了,會覺得自己和別人不一樣,是不是對她不太好啊?”國翠華看她上火,每天給她榨梨汁敗火。
國翠華的專業性逐漸被產婦認可,產婦越來越信任她,等到滿月時,抑郁的情緒基本緩解,每天正常睡眠,也不再反反復復見人就說孩子是試管嬰兒的事。
今年年前,國翠華在東湖一個客戶家里服務,寶寶睡了,她讓產婦看著寶寶,自己去廚房給產婦做飯。感覺這個新媽媽實在經驗太少,國翠華怕炒菜時聽不到寶寶的聲音,沒敢開排煙罩。沒幾分鐘時間,國翠華就感覺寶寶聲音不對勁兒,她回屋里一看,寶寶后背沖著媽媽躺著,媽媽一下下拍著,寶寶的臉已經青了,呼吸都很困難。
國翠華急了,喊寶寶爸爸快去叫車,抱起寶寶就沖出去。他們趕到醫院,寶寶爸爸還要等電梯,國翠華沖他喊到:“兒科是二樓,別等電梯了,咱們快跑上去。”經過醫生搶救,寶寶脫離了危險,國翠華卻一下癱坐在地上,半天都沒起來——她嚇壞了!
原來,產婦沒經驗,手太重,把寶寶拍得窒息了。搶救的醫生說,你們要是再晚一會兒,寶寶就沒救了。寶寶爸爸說:“以后不能讓媽媽看孩子了,小國你什么都別干,就把寶寶照顧好就行。”
萬寶小區的小楊也是個新媽媽,她不知從哪兒學來的經驗,要求月嫂趙桂芹不給孩子穿紙尿褲,不能把尿。孩子一吃奶就吐,小楊還不讓拍奶嗝。趙桂芹知道小楊的愛人在伊拉克工作,生產之前一直沒回來照顧她,導致她的心情比較憂郁,有些行為不太近人情,也很理解她。
剛開始,經常是趙桂芹抱著孩子喂奶時,孩子一邊吃一邊吐一邊拉,弄得趙桂芹身上都是孩子吐的奶和拉的大小便。
趙桂芹耐心地給小楊講,這樣邊吃邊吐對孩子不好,小楊才勉強同意吃奶之前先給孩子把尿。
一個月下來,孩子的毛病都好了,也長胖了,趙桂芹的體重卻掉了15斤。當她離開小楊家時,小楊的媽媽哭了:“你走了,我姑娘這么犟,不聽我的話,可咋整啊?” 義烏靈鷗家政服務公司:專門提供家政、月子護理、育嬰師、保姆、專業陪護、服侍老人、醫院護理、鐘點工、家庭公司保潔、搬家等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