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北方新報》聯手婦聯 79名無業婦女免費學本事 |
|
|
|
|
|
每年一過完年,一些進城務工人員和下崗失業人員就開始為尋找一份合適的工作而犯愁。今年從3月開始,本報聯手自治區婦聯、呼和浩特市婦聯、自治區家政服務指導中心共同開展了“春風行動送崗位”公益活動,以此幫助更多的無業婦女掌握一技之長。其間,不僅開通了免費報名電話,而且還走進人口密集的社區進行招募、宣傳,先后刊發了多篇報道,截至5月底,共有79名符合條件的婦女報名。6月5~14日,通過為期10天的理論與實操培訓,讓她們真正掌握掙錢的本事,最終實現“培訓、考證、就業”全程免費服務。

勤快月嫂月收入8000元 今年38歲的左永梅穿著干凈樸素、笑容滿面,給人的感覺十分親切可靠。“我從事月嫂這個工作已經近11年了,如今一個月能賺到8000元左右。”提起自己從事的月嫂工作,左永梅掩飾不住內心的喜悅,美滋滋地告訴記者。
說起當初為何會選擇當月嫂,左永梅一下打開了話匣子。“由于我學歷不高,從事的工作都是飯店的服務員、干洗店的洗衣工等,然而這些工作枯燥乏味且收入微薄,總讓我提不起興趣。”左永梅告訴記者,為了改善生活狀態,她曾多方奔走,尋找過很多工作,但由于學歷較低且沒有工作經驗,收入都十分有限。2004年,一個偶然的機會,左永梅打聽到某家政公司開設了月嫂服務,免費培訓人員從事月嫂工作,這在當時可是個新鮮事兒。
權衡再三,左永梅來到這家家政公司,經過一段時間的專業培訓,左永梅對月嫂工作有了一定了解。由于她做事認真、細致,很快就走上了月嫂崗位,從開始手忙腳亂到如今輕車熟路,左永梅克服了許多困難與心理的障礙。“一開始,小嬰兒柔軟的身體常讓我不知所措,害怕會一不小心傷到孩子。虛弱的產婦身體有任何不適都需要我來照顧,最初我曾經看到產婦身上的傷口都會感到害怕。然而,家屬的信任和不斷充實的專業知識漸漸使我充滿了信心。每次遇到問題我都會和家屬及時溝通,孩子有什么不舒服就及時查閱醫學書籍,現在看來曾經遇到的問題都成了豐富的經驗,讓我更加專業。”左永梅說。
左永梅從事月嫂工作收入最高時達每月9800元。高工資的背后是她不斷的學習與辛勤付出。今年6月,她參加了由自治區婦聯組織的第三期月嫂培訓班深入學習。“那些年,我從來沒想過自己每個月能賺這么多錢,這是我做夢都沒有想到的。”左永梅說,她如今感到很滿足。未來,她想一直把這份工作做下去,不但因為能賺更多的錢,還出于自己對這份職業的熱愛。“和孩子在一起,讓我每天都覺得生活充滿了希望。”左永梅說。
年輕孕產婦青睞月嫂
“我現在已經懷孕6個月了,我想在孩子出生前找個合適的月嫂,在月子期間能照顧我和寶寶的生活起居。”6月5日上午,在呼和浩特市鼎盛華世紀廣場一家月嫂公司,正在登記雇用月嫂的王女士告訴記者,因為她和丈夫雙方父母的年紀都比較大了,而且身體也不太好,眼看著孩子還有幾個月就出生,想到沒人幫著照顧孩子王女士就覺得發愁,所以下定決心要找個好月嫂。“現在像我們這些年輕人沒有經驗,很多都不知道如何照顧剛出生的孩子。所以還是找個好月嫂比較靠譜。”王女士說。
像王女士這樣選擇月嫂的年輕夫婦不在少數。6月6日,孩子剛剛滿月的李女士告訴記者:“月嫂真是幫了我們一家大忙了!”
今年25歲的李女士家住新城區山水小區,雖然雙方父母都在本地,但由于仍需工作,孩子出生后由誰來照顧成為困擾李女士一家的難題。今年年初,臨近生產的李女士與丈夫來到家政服務公司,以月工資8000元聘請了一名專業月嫂。
4月底,李女士可愛的小寶寶出生了。由于李女士生產時已近深夜,當晚孩子只能由家人來照料。面對嬌弱的新生兒,全家人都不知所措。生產后虛弱的李女士只能躺在病床上,心里十分著急。第二天月嫂來到醫院后,用舒適的棉被將李女士的孩子細心包好,將尿布疊好再墊上,沖好溫度適宜的奶粉喂給孩子吃。看著哭鬧不止的孩子漸漸在月嫂手中安靜下來,李女士放心的同時也感到自己當初的選擇沒有錯。
“如今一家都只有一個孩子,都想把最好的照顧留給孩子,特別是在孩子剛出生時。”李女士說,在父母沒時間照料的情況下選擇月嫂本是無奈之舉,但月嫂專業細致的照顧使李女士十分放心。在此后的一個月里,月嫂在照顧李女士與孩子的起居的同時,又手把手教李女士如何科學喂養、為孩子做撫觸按摩、怎樣給孩子洗澡等。李女士說:“如果沒有月嫂,相信我不會這么輕松,也學不到這么多專業的育兒方法。”
祁蓮蓮期待一份穩定工作
“我從武川農村來市區打工有10來年了,一直就是在飯店打工,每個月沒有休息,也就掙不到2000元,挺辛苦的。我們鄰居比我年齡還大,人家干月嫂每月6000元,掙錢多還讓人看得起。”說起能來免費參加月嫂培訓,今年50歲的祁蓮蓮一臉的興奮,“我問了好多人,才打聽到這個培訓。我向飯店請了10天假,準備一課也不落地學下來。”像祁蓮蓮這樣文化程度不高、年齡又偏大的進城務工婦女,特別難找工作,只能干一些簡單的苦力活。對于月嫂這份工作,祁蓮蓮家里人十分支持。祁蓮蓮住在近郊,每天來培訓都要提前1個半小時從家出發,不過她并不覺得苦。一想到自己每月能掙到6000元,她就滿臉的激動。
培訓考證就業全程免費服務
6月5日,在自治區婦女干部學校的免費培訓班上,學員正在認真聆聽專業老師的講授,“產婦的膳食配制特別講究營養,比如原料的選擇、調味品的用量,都有嚴格的要求。而新生兒的五官護理、洗澡、撫觸按摩等也必須要做到位。”一系列專業的陪護知識經過老師的細心講解,學員們一一領會了。
當日,79名從事或想從事月嫂工作的進城務工婦女、下崗失業女工參加了培訓。
此次培訓為期10天,培訓內容包括月嫂職業道德、產婦護理、新生兒喂養、撫觸、月子餐制作等理論知識及實際操作訓練。培訓教師通過多媒體教學、互動教學、現場操作等形式,對參加培訓的學員進行了專業化、系統化的培訓。培訓結束后,自治區職業技能鑒定中心將統一進行資格鑒定考試,成績合格者,將由人社部門頒發母嬰護理專項能力資格證書。對優秀學員,自治區家政服務指導中心將優先推薦到家政公司從事月嫂工作,實現“培訓、考證、就業”全程免費服務。
“三心”成就一名好月嫂
“現在正值80后、90后的生育高峰,這些年輕的父母對產婦、嬰兒健康的要求,已經開始由簡單的物質供應、傳統的生理呵護,轉向注重心理調適、心靈溝通及科學育兒,她們更加需要品質化的服務和專業化的指導。母嬰護理人員經過專業培訓后,將成為具備護理、營養、心理、醫療等相關知識,掌握相關專業技術,能夠帶給產婦和嬰兒早期最科學的康復指導和喂養、護理方面的專業人才。”自治區婦聯副主席張淑華告訴記者,自2013年11月第一期母嬰護理(月嫂)培訓班開辦以來,已連續開辦3期,182名來自呼和浩特市各區縣的下崗失業女工、農村牧區轉移進城務工婦女、女大學生參加了培訓。她們中的大多數已經走進家庭,開始為產婦和嬰兒提供服務;有的則創辦了自己的家政服務公司,走上了自主創業發展的道路。舉辦母嬰護理專項能力培訓班是自治區婦聯為提高婦女創業就業能力的一項重要舉措,也是一項實實在在為民服務的民生工程。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目前大多數家庭都具備了接受母嬰護理服務的經濟能力和消費能力,從而使母嬰護理人員這一職業的社會需求量越來越大,相應從業人員的收入水平也水漲船高,剛入職的母嬰護理人員月工資為4000元左右,有經驗、素質好、技能好的母嬰護理員月工資達七八千元已屢見不鮮。
不過,母嬰護理人員不但要具備專業的母嬰護理知識和技能,還必須擁有優秀的道德品質,有愛心、耐心和責任心。
越來越多高學歷年輕人加入
今年30歲的王潤芝是一名經濟管理專業的大專生。畢業后,王潤芝在一家私企工作了一段時間,然而由于私企工作量大,工作繁忙且壓力大,常常令她感到力不從心。聽說從事月嫂工資不僅高,而且學歷高更受歡迎,因此她決定辭職從事月嫂工作。
王女士告訴記者,為了提高自己的業務能力,今年她參加了由自治區婦聯舉辦的第四期月嫂培訓班。原本以為前來參加培訓的都是一些40歲以上的婦女,且學歷較低,出乎意料的是,來到培訓現場后,她發現在座的30歲以下的年輕人比比皆是。
“當時我還以為自己算是年齡比較小的,沒想到還有比我更小的年輕人。”在王潤芝看來,月嫂最受歡迎的應是四五十歲的中年婦女。但通過參加培訓班她發現,如今已經有越來越多的高學歷年輕人加入這一行。“以后肯定會更加年輕化,對從業者的素質將有更高的要求。”王潤芝說。
正如王潤芝所說,記者從自治區婦聯了解到,參加第四期月嫂培訓班的學員共有79人,其中,小學學歷3人、初中學歷25人,高中學歷38人,大專學歷及以上有13人,月嫂行業已經越來越受到高學歷年輕人的青睞。
作者:李國萍 李彥萱
(來源:正北方網-北方新報)
義烏靈鷗家政服務公司:專門提供家政、月子護理、育嬰師、保姆、專業陪護、服侍老人、醫院護理、鐘點工、家庭公司保潔、搬家等服務。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