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化訊(記者 唐奇)“我們想搞清楚這到底是什么貸款,多少錢?”9月9日上午,長春多名月嫂、育嬰師和鐘點工稱,在參加了某家政公司的發布會后,莫名“被貸款”。她們懷疑幾家公司合伙引誘她們落入圈套。通過銀行的征信記錄查詢,多人貸款尚在審核當中。針對涉及此事的幾家公司,新文化記者進行走訪。
莫名簽授權書還買手機
月嫂們稱,在7月初,她們來到建設街與普慶路交會處的某家政公司參加一場發布會,主要內容就是該家政公司建立了一款手機軟件平臺,可以通過互聯網進行“搶單”。按月嫂們的說法,這讓她們多了一條找工作的途徑。在發布會現場,月嫂們簽訂了一個授權書,“但不知道是貸款的授權書。”月嫂王曉會稱,當時授權書有一摞子,工作人員拿著讓大伙挨個簽字,具體內容也沒有看清。后來,有的月嫂還得到了一張銀行卡。
幾位月嫂說,有人介紹,如果想使用這個平臺,就必須用一款手機,所以大伙又都購買了這款手機,之后下載了這款App軟件。
發現被貸款不知咋回事
后來,有月嫂的手機丟失卻沒法補辦,一了解才發現自己貸款了,到銀行的征信中心也能查到自己的個人信用報告。月嫂張淑琴說,大伙都簽了字,現在很擔心因為這個貸款帶來經濟方面的損失。
在月嫂們提供的一張空白授權書和信用報告的復印件中顯示,她們產生的都是個人消費貸款,由天津一家小額貸款公司辦理。授權書為什么是空白的?月嫂李佳榮說,當時光是簽字,也不知道是空白的,聯系方式和電話號都是后填上去的,大家都是稀里糊涂簽了字。“我們也找到這個家政公司,對方給我們解釋說這是手機的貸款,可是我們從來沒聽說過,所以懷疑這些錢是不是挪作他用了?”一位月嫂說,這款手機每月要繳話費46元,是一款套餐,要連續供兩年。
解釋:是手機貸款 沒挪用
昨日下午,新文化記者來到這家家政公司,但該單位的人都在外培訓。撥通一名負責人的電話后,對方表示,這些人并不是他們家政公司的員工,貸款的事他并不清楚。
新文化記者又來到銷售給月嫂們合約手機的長春市金銳通訊設備有限公司。該公司市場部負責人宋經理說:“平臺軟件主要面向的就是家政服務,月嫂注冊成為會員后,就可以通過這款軟件找活干。而我們和這個家政公司是合作關系,我們出手機,里面有他們的軟件。”
“授權書她們不知情?這是在撒謊。”宋經理說,公司在發布會之后,還開過一次培訓會,付費方案有兩個,一個是每月還款46元,也有每月76元的,還有就是現金一次性支付。
“這筆錢,我們還承擔了一部分。”宋經理說,軟件需要這款手機安裝才能使用,家政公司不會出這筆錢,手機公司不會承擔這個風險,銀行也不會承擔這個風險,所以,公司利用小額貸款公司,向月嫂們說明辦理個人消費貸款,其實就是這筆手機的費用,“按兩年計算,就是1104元,這就是貸款的費用。”宋經理說,一些月嫂來找,想退手機,但合約上寫著退手機要支付違約金,這可能引起了月嫂們的不滿,也是投訴的原因之一。
“我們這些都合乎法律程序,就是一筆消費貸款沒有挪作他用。”宋經理稱。
不過,對于宋經理的說法,月嫂王曉會說,培訓會參加過,但沒提貸款的事,要是知道貸款就不辦了。 義烏靈鷗家政服務公司:專門提供家政、月子護理、育嬰師、保姆、專業陪護、服侍老人、醫院護理、鐘點工、家庭公司保潔、搬家等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