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調研顯示,一旦家政公司、雇主或保姆發生糾紛,很難找到法律上的處理依據。專家稱,為家政人員立法,不是能不能,而是愿不愿。資料圖片廣州近30萬家政人員無社保 每3個月家政公司人員流失一半,接私單成主因 昨日,廣州市政協召開常務會議,討論市政協經過數月調研起草的《關于推進廣州市家庭服務業發展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建議》指出,廣州的家政行業“小、弱、散”,行業服務水平較低、管理不善、秩序混亂、保障滯后,導致家政行業無法吸引高素質人才。據悉,不少家政公司每3個月人員流失一半。 《建議》希望政府理順財政,支持家政服務行業人員保障、加強行業監管等政策,提升廣州家政服務行業的整體水平。 現狀 1 家政行業小弱散,一有事故小企業便走佬 最近,廣州的楊女士在一家家政中介機構請了一位鐘點保姆做清潔,保姆摔壞了楊女士家里的貴重物品,楊女士想找家政中介協商賠償,誰知道這家中介知道情況后竟消失了。 記者了解到,類似楊女士的遭遇大有人在,歸根結底是一些微小型中介公司沒有抵抗風險能力,一旦客戶要求賠償3萬—5萬元,馬上就會走人。 市政協調研組初步統計,目前廣州市經工商登記的家庭服務企業1427家中,專營家庭服務的企業約369家,其他上千家企業只是在廣泛經營范圍中含有家庭服務業務(如郵局、物管公司、房地產公司)。但以2012年全國百強家庭服務企業為例,上海有9家,大連、哈爾濱、南京、濟南市分別有3家,而廣州只有1家。 該協會秘書長莫小英分析,這種情況與廣州家政“小、弱、散”的行業特點有關,“絕大多數家政公司是2萬-3萬元注冊,經營著十多二十平米營業面積的小店,基本上屬于作坊式的小微生意。”莫小英還說,在廣州,不少小微中介公司無證經營、價格惡性競爭、服務欺詐等現象比較普遍,而家庭服務企業注冊門檻過低,有的家政公司一張桌子一部電話就開業了,招保姆上門,給雇主推薦保姆,兩頭收取介紹費。 現狀 2 保姆接私單頻繁,炒掉東家不惜借口親人去世 廣州的家政企業“小、弱、散”,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保姆們”與公司的粘度大為降低。不少家政企業反映,家政行業員工流失之頻繁和招工之困難,是其他任何行業難以想象的。 廣州正祥和公司曾統計過,家政公司每3個月人員流失率超過50%,半年內流失率超過70%,家政服務從業者一年存活率遠低于20%。這家公司是2012年全國百強家庭服務企業中廣州市唯一一家入選企業,在廣州業界擁有一定的知名度。正祥和公司董事長田欣告訴記者,如此大的流失率讓家政公司舉步維艱、成長困難。 莫小英告訴記者,家政人員接私單后炒掉中介公司是人員流失主要原因。“很多保姆一旦做得開后,常常有熟人給他們介紹新工作,這種私單的工資自然漲高,這樣保姆們便會以各種理由炒掉東家和中介公司,自己單干起來,”莫小英告訴記者,“有的保姆為了從原東家脫身去接私單,會編造很多借口,我甚至聽說過一個保姆說家里死人就死了十幾次。” 最高報酬和接私單是家政從業人員頻繁流失的原因,但深層次的原因還不止如此,造成家政人員頻繁流失的難題在于家政行業管理乏善可陳、保障尚在起步。 ■他山之石 北京財政補貼 家政企業 2011年5月,北京市出臺“家七條”,通過給予社會保險補貼(5年)、培訓補貼、免征營業稅(3年)、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資金支持等扶持政策,引領家政服務業健康有序發展。 2012年,北京又出臺了《意見》,將現有保險補貼標準由每年補貼50%調整到最高可補貼100%,并且將每年補貼一次調整為每半年一補。試點企業享受補貼的1000多名家政服務員已經成為推動家政服務業的生力軍。 ■縱深 家政公司為何留不住“保姆們” 難題 1 家政行業至今未進入《勞動法》 你愿意讓住家保姆周末休息嗎?對于這個簡單得不能再簡單的問題,正祥和公司自己的調查顯示,雇主們幾乎沒有考慮過給予保姆、月嫂有一周休息一天的權益。 市政協的調研顯示,家政人員迄今還被排除在《勞動法》、《勞動合同法》等勞動立法調整范圍之外。一旦家政公司、雇主或保姆的任何兩方發生糾紛,很難找到法律上的處理依據。從業人員在服務中的意外傷害得不到醫療保障,超時服務、受歧視、遭虐待也有發生,從業人員職業認同感淡薄。 義烏靈鷗家政服務公司:專門提供家政、月子護理、育嬰師、保姆、專業陪護、服侍老人、醫院護理、鐘點工、家庭公司保潔、搬家等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