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5月29日 星期四

往期回顧  新聞列表 返回目錄
中青報系
“去超市買卷心菜,他買回的卻是大白菜”
大學生家政服務為啥形不成氣候
通訊員 吳榮奎 鄭晴 本報記者 陳強
《
中國青年報
》(
2014年05月29日
05
版)
經過將近半年的運營,福建閩江學院歷史系大三學生韋寧終于下決心讓自己創辦的“莘莘學子家政服務部”徹底關門。他不無沮喪地說:“現實打敗了一群有激情活力的小伙伴,在家政行業沒有幾年從業經驗的早晚會死掉。”
雇傭雙方都滿意的僅是個例
去年年底,韋寧聽說“目前市場上對于高端家政服務的需求很大”后,便開始對福州現有的傳統家政服務業進行調查評估。他發現,當地家政服務業尚處于起步階段,提供的服務以簡單的人力為主。而大學生雖然缺乏社會經驗且能力有限,但具有知識方面的優勢,且知書達理,能讓市民享受到更好的家政服務。
于是,他召集了本校的3名伙伴,成立了福州市莘莘學子家政服務部,主打“大學生現代高端家政服務”市場。他們通過校內的兩次招聘會,招收了60多名在校生兼職員工,并進行了簡單的禮儀、家政基礎技能的培訓。
然而,情況并不如想象的好。“許多雇主質疑大學生生活經驗和能力,對服務效果有顧慮”。韋寧等人上門給雇主免費試做衛生,才獲得了20多單生意。曾經有個家庭要10天的臨時保姆,莘莘學子家政服務部介紹了一位女大學生過去,結果兩天后就被雇主辭退,反饋的信息說“這個女生既不會照顧孩子,也不會做飯”。
一方面兼職員工不具備專業技能,另一方面大學生畢業后也不愿意留下來專職從事家政服務,加上資金匱乏難以對員工進行系統培訓,近半年來莘莘學子家政服務部不僅沒賺到錢,反而還虧了兩萬多元。
一名曾在那里兼職的甘姓女生說,自己很愿意嘗試不同類型的兼職,但畢業后不會從事家政服務,因為“這畢竟不算一份理想的工作”。 而做過家庭保潔的王姓男生表示,家政服務業是建立在雇傭雙方相互支持的基礎上的,雖然從事家政收入還不錯,但“情感上難以接受”。做的最久的是一位即將畢業的李姓女生,她從去年底開始,每周兩次到一戶人家做家教、帶孩子,持續了將近半年。在她看來,這份工作很考驗耐心,“不過自己畢業后不會干這一行,因為專業不對口,而且也不是一個好的長期選擇”。
據報道,去年暑假,福州市幾家家政公司曾聯合招聘以“家教為主、家務為輔”的“大學生保姆”,最終從300多名報名者中挑選了55名大學生進行為期一周的安全教育和家政技能培訓。但上崗后反響并不好。因為“不善于和孩子溝通”、“吩咐他去超市買卷心菜,他買回的卻是大白菜”,雇傭雙方都滿意的僅是個例。
福建農林大學國際與貿易專業學生小曾是唯一一個獲得續約的“大學生保姆”。她不僅輔導小孩做作業、玩游戲,還會燒一手好菜,因而贏得雇主的認可。不過,即將畢業的她表示,不想繼續做每個月工資2800元的“大學生保姆”。她認為,家政服務業的收入和發展空間都很有限,不能作為一項好的職業選擇。
“越強調家政教育是培養保姆的,越招不到學生”
福建華南女子職業學院是國內最早開設家政學教育項目的高校,現為國際家政聯盟成員單位。自2002年恢復開設家政專業以來,該校的家政專業畢業生不到百名。此前有媒體報道說,2009年,上級批準福州商務職高和福清光明職高開辦家政與社區服務專業,但因前者無人報名,后者僅有2人填報志愿,最終只好取消該專業。而福州英華學院的涉外家政專業也因招不到學生而停辦。
華南女子職業學院家政專業的大二學生楊彩萍告訴記者,2012年,該專業錄取學生20多人,實際報到14人。如今,因為轉專業等原因,只剩下6人,其中僅有1名男生。
據楊彩萍介紹,家政專業的課程設置包括按摩保健、園藝插花、化妝禮儀、家庭管理學、兒童發展學、家長教育、中西點制作、食品衛生保健等內容,平時還有機會到家政公司或者托管所實習。在她看來,“雖然在家政行業工作會累點,但市場其實還蠻廣闊的”。她建議,可以通過“降低學費”、“和企業合作”、“對貧困家庭學生采取訂單式培養”等方式來吸引學生填報家政專業。
義烏靈鷗家政服務公司:專門提供家政、月子護理、育嬰師、保姆、專業陪護、服侍老人、醫院護理、鐘點工、家庭公司保潔、搬家等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