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誰要把環衛工當成仇人,誰就會成為全社會的仇人。7月27日,鄭州一位健身大媽,認為環衛工陳阿姨影響她鍛煉,并且“挑釁”她,于是踩斷掃帚,毆打手背,“讓你在這干就干,不讓你干明天就讓你滾蛋”。之后,大媽報警稱,環衛工打她、辱罵她,出于正當防衛她才打的環衛工。指鹿為馬激怒了目擊者和全國人,健身大媽遭遇鋪天蓋地的批評指責,甚至辱罵威脅。 健身大媽需要接受“沖動的懲罰”:一則,從法律角度而言,辱罵毆打環衛工觸犯了治安管理處罰法,屬于“毆打他人、或者故意傷害他人身體”,并“捏造事實誣告陷害他人”,企圖使環衛工受到治安管理處罰,應接受拘留、罰款等治安處罰;二則,從道德層面分析,健身大媽的行為有違社會公序良俗,應當向環衛工和全社會道歉,求得諒解。說實話,健身大媽會這樣跟家里人和鄰居們說話嗎,顯然不會,她確實是看人下菜碟,需要改正。 不出意外,有很多針對大媽們的論調重出“江湖”——壞人老了;老人壞了;倚老賣老;為老不尊;老而不死是為賊……這些刻薄的言論貌似解氣,可容易讓群體為個人背黑鍋,別忘了,本本分分打掃衛生的陳阿姨也是花甲老人了,不能簡化成“好環衛”和“壞大媽”的對峙。可以說,健身大媽對環衛工不寬容,社會對大媽不寬容,這種以牙還牙的壓力,能恢復遭到破壞的生活秩序嗎,我看難。因為,不寬容背后是人的整體退化,具體表現是對公共生活的不適應,讓人和人之間的關系更緊張。 人們都躲不過公共生活,卻沒有一個完善的公共規則,大都按自己的方式,去和他人交流溝通。譬如,環衛工在掃地時,應當提醒健身大媽,而不是默不作聲清潔,先禮會讓結果有所不同。健身大媽也要想一想,環衛工不是仇人,假設三天不清潔,人都沒法在這待了,談何鍛煉。再說,環衛工是社區生活不可或缺的一環,不接納他們,公共生活質量就難提高。或說,社區成員的眼界,應當從國的宏大概念收回來,同時從家的細枝末節走出去,把資源集中到我們身邊的公共空間里,才能舒適地享受生活,而不是動輒沖突。對民眾來說,也要給健身大媽改過的機會,在治安處罰后,鼓勵其通過參與社區志愿服務的方式,來彌補闖下的禍端,才是正道。 總之,要想讓大媽和環衛工和睦相處,只有建立完善的公共生活秩序這一途徑。在這一過程中,除了法律賦予的權利平等,最重要的就是,人們要把環衛工當成公共資源納入社區生活圈,通過互相交流溝通,讓權利平等成為事實平等,才能避免在公共場所因雞毛蒜皮的小事就大打出手。 文/趙查理 

電梯吞人追責,不能到企業為止 ·取消漫游費何時延伸到全國 ·通知書“撞臉”小題大做很有必要 ·打罵環衛,大媽要受"沖動的懲罰" 焦點話題(jdht) 
水上麻將大賽,會拉多少人下水 
辣評(lp)--稿件模板 ATM機漏電傷人何以引出“另類跟帖”? 沒有某些銀行長久以來給公眾留下的“霸氣形象”,恐怕就不會有今日面對客戶輸密碼被電擊,居然引爆嬉笑怒罵的“帶氣網議”。 辣評(lp)--稿件模板 “拖延是行情”,別讓家政走入“死胡同” “拖延是行情”的偷工減料和投機取巧,恰似一味“慢性毒藥”,只會讓一些家政公司在激烈競爭中,步入每況愈下的發展“死胡同”。 辣評(lp)--稿件模板 “堅守善良”的教己與教人 人心的“向善”,永遠是世間的主流;某些暫時的誤解,在事實得到廓清之后,往往也更能映襯社會正能量的高尚風格和積極意義。 
觀點集粹(gdjc) 
“高溫維權”集體失聲值得深思  高溫襲來,制度不能玩“潛伏”  綠豆湯≠高溫補貼 觀點集粹(gdjc) 
取消“免費贈水”,鐵總在和誰賭氣?  高鐵贈飲不能糊涂收尾  動車停供瓶裝水:非一瓶水那么簡單 義烏靈鷗家政服務公司:專門提供家政、月子護理、育嬰師、保姆、專業陪護、服侍老人、醫院護理、鐘點工、家庭公司保潔、搬家等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