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潔員、保姆、水電維修工……這些家政服務人員與市民的日常生活密切相關。近日,有市民反映近一段時間保潔員非常難找,聯系四、五家家政公司才能找到一位合適的保潔員。記者通過走訪調查得知,時下正是保潔淡季,不少保潔員因為工資低,生活得不到保障而選擇轉行或做兼職。
市民十多個電話找來一位保潔員
“年前來家里做保潔的小伙子轉行了,為了請個好點兒的保潔員,光電話費就花了20多塊,最后還不是太滿意。”16日上午,家住錦繡家園小區的李女士致電本報,訴說她請保潔員的經過。
李女士的兒子4月底要結婚。“眼看就要到結婚的日子了,到時候家里肯定來不少親戚朋友,我和老伴身體不太好,就想請個保潔員提前把家里打掃打掃,我們好布置房間。”李女士說。
去年“十一”,李女士的女兒結婚,年底大掃除,兩次保潔都是小區附近一家家政公司的李師傅給打掃的。“小伙子挺穩重,干活又細心,和老伴一商量,決定還讓李師傅來做保潔。”李女士說,聯系到李師傅后,李師傅表示由于淡季活少,工資又低,所以已經轉行。
李師傅轉行了,這房子還是要打掃的,李女士想到了貼在樓道里的小廣告,后來又打114要了4個家政公司的電話。
“撥通電話后,有的說讓我等他電話,但半天也沒回信。有的說要等上一兩天保潔員才有空。還有的家政公司直接告訴我,目前沒有能夠提供服務的保潔員,聯系到合適的人員后再與我聯系。”為了找個“靠譜”的保潔員,李女士打了十幾個電話,跑了好幾家家政服務公司。好不容易李女士找到了一位愿意立刻提供服務的保潔員,對方的開價卻讓李女士有些承受不了。“3塊錢1平方米,我算了一下,這將近100平方米的房子要300元,真的有點貴。”由于著急,李女士最后還是同意了對方的報價。
家政人員淡季活兒少、中介壓價成轉行主因
16日、17日兩天,記者走訪了市區多家家政公司并聯系了一些派發小廣告的家政人員或家政公司。之所以會出現家政用工緊張,市民需求難滿足的現狀,是由于目前正值保潔市場淡季。另外,作為中介的家政公司通過壓價的方式來提高競爭力也是造成保潔人員轉行的另一主要原因。
采訪中,記者電話聯系上了之前為李女士家做保潔的李師傅,當被問到為何會轉行時,李師傅說:“我沒有掛靠家政公司,就是自己單干。靠著干活踏實認真,我也有了一些自己的客源。可大家大多只有在過年、過節的時候才做保潔,現在沒人做保潔,我就轉行做別的工作,總不能沒有收入呀!”
在銀河路一家家政公司,當聽說記者要請一名保潔員時,其工作人員表示,可以隨叫隨到,價格也好商量。記者在該公司的預約登記本上看到,這一周,僅有兩個家庭預約了保潔服務。
在另一家家政公司門前,記者遇到了剛做完保潔的周師傅。“今天還行,每平方米3元,打掃了三室二廳120多平方米的大房子,除去中介費,能落不到300元。”周師傅告訴記者。
清潔費基本上是按建筑面積來計算的,本市的價格在每平方米2元到5元不等。因為各家的房間設置,比如地板、墻壁的種類以及清潔的難易程度不同,所以會有一定差價。
對于薪酬,周師傅說他這個行業淡旺季差異很大。“沒有信息發布渠道,我們只能在家政公司登記找活兒,旺季忙得不可開交,一個月掙5000多元,但是淡季就差太多了。”周師傅坦言,“春節后是淡季,三兩天沒活兒干是常事兒,好不容易有個活兒,為了競爭,中介只好壓價。但羊毛出在羊身上,最終還是我們的腰包受損失,總接不到活兒自然掙不到錢,所以不少同行就都干別的了。”
市家政服務協會市民應選擇正規家政公司
采訪中,市家政服務協會副會長于春會表示,市民在選擇家政服務人員時應到正規的家政公司登記,選擇與家政公司簽訂勞動合同的家政服務人員。
“現在我市的家政服務公司有一些已經形成規模。但是,依舊有一些家政公司規模較小,而且基本屬于‘中介型’,實力弱。”于春會告訴記者,“中介型”的家政公司家政人員流動大,而且有些可能沒有受過專業的培訓,因此,在服務上也會大打折扣。除此之外,于春會介紹,疏于內部管理、議價收費等也是造成家政人員流動性大的原因。“不少家政公司與家政人員之間是一方管攬活兒,一方管干活兒的關系,雙方關系松散。所以,到了旺季人手供不應求的時候,保潔工撂挑子的事兒時有發生。而且,目前關于家庭保潔服務并沒有具體的收費標準,多是‘議價’,這也就造成了淡季工資低,保潔人員紛紛轉行的情況發生。”
義烏靈鷗家政服務公司:專門提供家政、月子護理、育嬰師、保姆、專業陪護、服侍老人、醫院護理、鐘點工、家庭公司保潔、搬家等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