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席記者 朱雪芬
如今,購物、買菜、打車……似乎什么都可以網上進行,就連找保姆,也流行“網上淘”。通過網上下單找保姆,雖說很便捷,但是保姆畢竟是人不是物品,是否能簡單地點點鼠標就搞定?網上找保姆,究竟是否靠譜?
用APP預約家政被放鴿子
手機上就可以預約家政服務,這讓市民姚女士覺得自己又發現了一個“偷懶”的好辦法。于是,當她在微博上看到一家家政公司發出的打折優惠信息后,她決定嘗試一回。
7月29日,姚女士刷微博時留意到一條推送信息,“三鼎來人到家”的官方微博上推出家政服務的優惠活動。心動之余,她點開微博上鏈接的網址,下載了APP進入預約頁面,下單預訂了9月3日的家庭保潔服務,并付清了費用。相比原先要跑一趟家政公司才能預約阿姨,姚女士覺得,網上找家政確實很方便。
然而,9月2日,就在預約家政人員上門服務的前一天,姚女士接到這家家政公司的電話,對方稱,由于9月3日是假期,阿姨人手不足,來不了。這下,姚女士有些著急,原本預約家政服務,就是因為家里有請客的安排,如今阿姨來不了,事情就耽誤了。與家政公司再三協商后,對方表示,盡量安排阿姨在9月4日上午上門服務。沒想到,9月3日,姚女士再次接到家政公司電話稱,由于在她家附近沒有服務點,確實沒法安排阿姨前來服務,后臺會安排退款。
“我提前了一個月預約,連錢都付清了,怎么說不來就不來了?”這件事把姚女士的假期攪得一團亂。
網淘保姆有人歡喜有人憂
在網上找保姆,其實早已成了一種流行,不但在各家網店里可以“淘”到阿姨,還有專門的手機APP為用戶提供預約家政的服務。
記者查找發現,目前市面上的家政APP多達數十款,“阿姨幫”、“找保姆”、“家政通”、“懶人家政”等都下載量靠前。記者隨意下載了一款APP,廣告中能看到這樣的詞句,“5萬家政人員”、“5秒完成匹配,60秒內阿姨接單”。市民通過手機APP 可以根據各項篩選條件下單、付款,在指定的時間內就有家政工作人員提供上門服務。
同樣,在淘寶網上,提供家政服務的網店也遍地開花,僅在“家庭保潔”一項中,選擇蘇州地區的網店,查詢結果顯示有32家。記者與其中幾家網店聯系后發現,這些網店大多數有實體店,有的企業賣家,只是把網絡平臺當做了一種營銷手段。不過,各家網店的生意并沒想象中紅火,32家店鋪中有24家顯示“0人付款”,除了其中一家店的付款人數顯示為57人外,其他幾家的付款人數大都是個位數。
對于網上找保姆,市民的看法也不一。調查發現,大部分年輕人愿意嘗試并喜歡這種找保姆的方式,主要是因為方便和價格便宜。不過,也有市民認為,網上找保姆,沒法提前與保姆見面溝通,還是去家政公司更放心,而且網上找來的保姆,一旦出了什么問題,不知道該找誰投訴。
網上找保姆是趨勢,但需正規平臺
對于網上找保姆這一新方式,業內人士如何看待?
"網上找保姆,可以說是行業的一種發展趨勢。”市家庭服務行業協會副會長劉俊秋表示,目前,提供家政服務的網店和手機APP,其實就是一些家政公司和互聯網企業進行的嘗試。但是,家政行業有其特殊性,對于一般消費者來說,習慣了與保姆面對面,通過溝通挑選與自己合得來的阿姨,這樣更放心,如果網絡平臺無法做到讓消費者放心,很可能就是一陣風。
市家庭服務行業協會會長過天虹認為,家政行業進入“互聯網+”模式是一種必然,但是提供服務的網絡平臺必須正規,做到信息公平透明,有完善的第三方監督體系。過天虹告訴記者,目前市場上,有的家政網店或APP,其實只是一些企業借用互聯網這一噱頭,進行的一種營銷手段。比如,去年蘇州本地一家家政企業在網上推出“一塊錢保潔”,形式上是網上下單找阿姨,真正目的卻是讓消費者體驗企業服務后,購買它的充值卡。
過天虹透露,行業協會正聯合企業,打造一個本地的家政網絡平臺,真正實現網上“淘”保姆。“該平臺其實就是一個數據庫,覆蓋全市的家政服務人員,雇主可以在平臺上挑選適合的阿姨,事后也可在平臺上對雇傭的阿姨進行評價,形成第三方監督,給家政服務人員上一個緊箍咒。”過天虹表示,該平臺并不收取中介服務費,只是給雇主和阿姨之間提供一個便利的聯系平臺。不過,針對家政行業的特殊性,市民通過該平臺找阿姨,也有一個”面試“的環節,讓市民更為放心。據了解,該網絡平臺將于今年10月份推出。 義烏靈鷗家政服務公司:專門提供家政、月子護理、育嬰師、保姆、專業陪護、服侍老人、醫院護理、鐘點工、家庭公司保潔、搬家等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