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志強說:“再好的東西,如果不能讓人變懶,那就沒人用了……”這句話看似有些言重,但是在高速發展的社會中這句話卻意味深長,而其中說的懶其實就是簡單方便。想要吃什么一個電話就能搞定;想要用什么,上上網不費吹灰之力就完成;而需要什么樣的服務,同樣打個電話或者網上預約一下,分分鐘便可實現上門服務……而這個夏天連續的高溫,讓各式各樣的便捷上門服務,催生“懶人經濟”成了賺錢的利器。這樣的經濟現象,就如任志強所說,未來不僅將成為最重要的消費模式,同樣也將成為最重要的經營模式。
懶出來的商機后力強勁
7月下旬,天氣持續出現三十幾攝氏度的高溫,人們都在家里避暑的時候,做同城快遞的小孫兄弟卻忙得不亦樂乎,特別是午飯的時間,兩個人從上午10點到下午2點,恨不得分身有術,眾多的訂餐送餐“讓我們忙得沒有中暑的時間”。哥哥告訴記者,他們做同城已經有兩年半的時間,隨著我市微商的快速發展,他們的生意一天比一天火,去年服務的商家也就9家左右,可今年猛增到了39家,而服務的半徑涵蓋全部市區。為了不丟失這些客戶,他們招兵買馬,但是最熱的那幾天僅送飯一項工作,他們就忙得腳打后腦勺。
而包百商圈一家飯店的老板告訴記者,自他們實施送餐以來,每天送餐都有幾十份不等,而每年的夏天和冬天最冷的那些天,飯店的外賣電話此起彼伏,送餐人員甚是忙碌。另外一家面館的老板稱:“這兩年商圈的外賣生意非常好做,特別是夏天,大家都不愿意出來吃,或者帶飯的擔心發餿,訂外賣的越來越多。而一些在家里的年輕人,天熱不愿在廚房受罪,干脆叫個外賣,省去了買菜、做飯、洗涮等環節,急速加大了外賣市場的保有量。”
在媒體工作的王女士剛剛生完二胎,她說她是不得已的懶。王女士的時間除了工作之外全部用來照顧兩個孩子,而各種便捷服務,成為了她游刃有余分配時間的利器。她說,她最喜歡的逛街全部移植到了網絡上,除了家門口超市可以買到的柴米油鹽,其他生活用品、服裝鞋帽等等全部來自網絡。“如今我消耗比較大的時間是上網和接受各種快遞,但是比較傳統消費而言,就可以省出大量的時間。我身邊和我一樣的80后兩孩媽媽越來越多,現實情況逼迫的我們雖然足不出戶,但是我們依然可以讓生活很美好,還沒有影響到自己事業的發展,絕對是兩全其美。”
到家服務全線出擊
采訪中記者發現,如今的“懶人經濟”涵蓋了生活的方方面面,佰分佰家政的劉總告訴記者,近年來我市的很多家政公司都看到了市場的變化,開始在“懶人經濟”上做文章,一些公司在鐘點工的基礎上推出了家庭廚師,培養保潔員、母嬰護理員的技能,就是想通過更豐富的服務占領市場。
位于阿爾丁大街上一家非常有名的按摩院,從去年開始也推出了入戶按摩的服務,該老板告訴記者,這個服務推出之初遭到了很多人的質疑,可是卻得到了市場認可,特別是一些老年人因為行動不便或者考慮到出行安全的問題,非常希望推拿師能夠到家里服務。而一些喜歡干凈甚至有潔癖的人,更是愿意讓按摩師到家里。
而采訪中記者發現,一些商業巨頭早已將便捷服務納入其中,同時也加入到了線下推廣,共同打造懶人市場。大眾點評的到家服務中,首批就接入了美甲、美睫、推拿、洗衣、家政5個品類的到家服務商,范圍已能觸達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15個城市;未來他們還將拓展美容、代駕、廚師、汽車保養等其他品類。國內另一互聯網巨頭58同城也積極布局到家業務。去年,58同城發布了旗下全新家政服務品牌“58到家”,以居家場景為服務切入點,在全國數十個城市提供包括保潔、美甲、搬家等多項上門生活服務。
我市的很多到家服務中,都嫁接在這些商業巨頭,實現了自我推廣和客戶積累。曾經在我市一家影樓工作的穆小姐,早早涉足入戶嬰幼兒攝影服務,如今她的穩定的客戶群就已經有上千人。
便捷路徑讓服務零距離
采訪中記者發現,其實深受“宅文化”影響的“80后”“90后”對“懶人經濟”背后的商機最敏感,各個細分領域都有一批優秀項目正在崛起。他們除了入駐綜合平臺,很多創業者都在探索“手機APP+微信公眾號”的運營模式,以此打通地理定位、在線營銷、移動支付、線下體驗、評價反饋、分享互動的每一個環節,從而實現他們的“快捷創業”夢想。
義烏靈鷗家政服務公司:專門提供家政、月子護理、育嬰師、保姆、專業陪護、服侍老人、醫院護理、鐘點工、家庭公司保潔、搬家等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