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結束了一周忙碌的工作,周末想好好休閑不做家務怎么辦?家政服務一定是很多人的選擇。如果你要打電話去家政公司或者跑去門店找小時工,那就out了。移動互聯網時代,打開家政App,一鍵下單,小時工立馬上門服務。指尖上的家政服務,懶人怎能抗拒這樣的誘惑?
處女座宅家神器
“探索下一個地球還很遙遠,手機一鍵下單,上門保潔卻很簡單。下載‘阿姨幫’,享受優質貼心服務。”近日,“阿姨幫”App創始人@萬勇Sharp轉發了這條微博。而就在上個月,“阿姨幫”App剛剛獲得了中國互聯網大會優秀App大獎。
網友@hicandy是“阿姨幫”的鐵粉。他在外企工作,每天加班是常態,好不容易到周末可以好好休息,然而處女座的他總想著要收拾一下屋子。以往他總是留意街邊家政服務的小廣告,偶然的機會,同事給他介紹了一款家政服務App“阿姨幫”,幾番體驗下來,他大呼,這簡直是“處女座宅男神器”。
@hicandy最經常使用的是“家庭保潔”服務,他向筆者介紹,登錄App后,點擊“家庭保潔”,選擇服務時間,填寫地址后,就可以提交訂單了。App根據你的地址和要求,為你篩選合適的阿姨,阿姨會在規定的時間內上門打掃。此外用戶還可以添加個性需求,如 “我家里有狗狗”、“上門前打個電話”、“重點打掃廚房”等。
@hicandy清楚地記得,阿姨第一次上門不僅準時,而且手腳麻利。兩個小時后,屋內煥然一新。他在朋友圈曬出清潔后的廚房:“臺面擦得一點兒油跡沒有,洗臉池也干凈閃亮,用了優惠券兩個小時實際花費25塊,價格要不要這么閃!”
在價格上,“阿姨幫”家庭保潔25元/小時,要求2小時起。它還根據房間面積給出了參考耗時,比如不足90平方米的房間,大概需要2-3.5小時,超過140平方米的房間,則至少要5個小時。對于保潔常用的消耗品如洗滌劑、保潔布等,用戶可以選擇自己準備還是阿姨代買,用戶憑發票支付,需要支付多少費用一目了然。
傳統家政終結者
都市人大多像@hicandy一樣,生活忙碌,沒有時間和精力操持家務。“阿姨幫”、“e家潔”、“58到家”、“小馬管家”等,就是看準了這一需求,紛紛搶灘這片藍海。
相較于傳統家政行業,家政App給用戶帶來哪些新體驗?
首先,使用方便,一鍵下單,相當符合年輕人的口味。只要手機下載App,就可以根據自己的時間來選擇家政服務,并且通過在線支付的方式完成付款。家政App業務覆蓋也十分廣泛,家庭保潔、家具保養、家電清洗、洗衣刷鞋、陪護老人病患等等,應有盡有。
其次,服務更規范。“服務態度與質量”是用戶最擔心的問題。對小時工的管理,家政App還充當起了家政界的“藍翔”——招聘小時工,系統培訓,持證上崗。
例如“阿姨幫”平臺的阿姨都是經過實名認證、背景調查和資料備案的。面試環節層層篩選,保潔員10%擇優錄取,并且聘請了五星級酒店的資深保潔長進行培訓。與此類似,“58到家”每一條業務線負責人都是一個雙人組合,其中一個人是互聯網出身的產品經理,另一個則是傳統行業中的能手。兩人搭配共同制定教材、培訓流程并管理培訓師,而且還請到給菲傭做培訓的菲律賓老師進行保潔培訓。
經過專業培訓后的阿姨,在服務水平上明顯提升。例如“58到家”的阿姨會攜帶9塊抹布,每塊抹布擦什么地方都有規定。每次服務完客戶,阿姨要把抹布清洗干凈,分區存放。
而對于可能出現的問題,比如阿姨爽約,“阿姨幫”會贈送用戶兩小時服務,“e家潔”用戶可以享受半價再次體驗;如果損壞物品,家政保險進行理賠;遇到阿姨“磨洋工”的情況,用戶可申請訂單賠付。很多App還有用戶評價機制,這本身對阿姨就是一種獎懲制度。而如果被投訴,阿姨會進行回爐培訓,嚴重的可能會被開除出平臺。
而且相較于傳統家政門店,家政App采用的是“去中介”模式,用戶和服務者之間直接聯系,不存在從中抽成問題。
會不會火一把就死?
目前市場上的家政App呈井噴之勢,業務覆蓋也是五花八門,大概可分為兩類。
一類是綜合性App,涵蓋多項業務,如“阿姨幫”、“58到家”、“e家潔”等。
在價格上,這幾家App收費也相差無幾。家庭保潔約為25元/小時,50元起;擦玻璃12元/平方米,120元起;洗衣9元起,99元/袋等。“58到家”還推出了“金牌保潔”,每小時35元。在支付方式上,一般通過在線支付或會員卡劃價。
另一類則是專業型App,只在一個領域內深耕細作。如只提供上門洗衣的“e袋洗”,專注于月嫂、保姆行業的“懶人家政”,以及提供上門美妝造型的“河貍家”等。
可以說,懶人經濟催生家政O2O行業不斷發展,正如網友@不愛吃魚的貓所說,如今智能手機在手,身邊什么資源都有。餓了可以約個大廚上門做大餐,不想干活了可以約個阿姨上門做保潔,想變美了可以約個美甲師上門來美甲,甚至買菜都可以找“生活半徑”代送。足不出戶,世界盡在手中。
然而業內人士也對行業過熱表示了擔憂,例如行業標準缺位、社會誠信體系不完善,家政App依然存在“跳單”現象(越過App,用戶直接和阿姨聯系)等。此外用戶積累初期不少App還是使用燒錢模式,即不抽取中介提成,用戶支付費用全部歸服務人員所有。另外還有持續的培訓投入以及服務人員每單的補貼費用。盈利模式并不明確,單靠融資難以長遠。
國外類似的家政公司Homejoy,也是“去中介”模式的家政互聯網服務公司,曾經是硅谷的寵兒,而就在上月宣布關停,其職員表示,“太過在意新客戶增長率,卻從不去試圖挽回少得可憐的留存率”。Homejoy利用優惠不斷吸引新的用戶,原本2.5小時家居清潔服務需要85美元,而該公司推出了19美元的優惠促銷價。光靠團購網站吸引客戶,最核心的服務卻沒能好好改善。“后燒錢時代”該何去何從,這應該引起國內互聯網家政服務業的創業者們思考。
義烏靈鷗家政服務公司:專門提供家政、月子護理、育嬰師、保姆、專業陪護、服侍老人、醫院護理、鐘點工、家庭公司保潔、搬家等服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