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圖注
大家都在看
進入圖片中心
查看原圖
陳女士,44歲,老家北京,目前住江北區。夫妻倆開公司,兒子豆豆出生后,陳女士的時間雖很靈活,但還是免不了每天要出門談生意,在家要接電話、管理微信群。這就需要請保姆在家照看孩子。 可最近一周,進入了每天“換人”的瘋狂模式,她困惑了:“我的要求并不高,以前的保姆拿兩千多塊工資,都做得很出色,為啥現在開三千五、四千,反倒越來越難找?只要她會洗衣、做飯、打掃地面衛生就可以了啊。” 聽上去,陳女士的要求確實不高,開的工資也不低,但為啥保姆走了一茬又一茬? 陳女士招保姆的條件和要求 工資標準:3500元—4000元/月 工作內容:洗衣、做飯、打掃地面衛生。家具、窗戶全部不用管。衛生方面,只需要收拾被孩子弄亂的玩具,撒在地上的小顆粒,拖地。必要的時候,輔助照看孩子,不讓其翻窗、亂跑出家門即可。 離開原因1 用不來新式爐灶和進口洗衣機 8月17日上午,家政公司推薦的周阿姨進了門。中午,周阿姨問陳女士,中飯吃什么呢?陳女士答復,冰箱里有些冷菜冷飯,將就熱著吃吧。她又提出孩子要吃新鮮的。 周阿姨剛進廚房,徹底傻眼了:爐灶不用明火,是四頭電陶爐,樣子像電磁爐,一整塊平板,有4個發熱圈,有幾排她看不懂的按鍵。周阿姨從沒用過這種爐灶,陳女士耐心教了幾次基本用法,但周阿姨琢磨了半天,搖頭嘆氣說確實記不住。 第二天午飯后,周阿姨提出不做了,領了一天日薪,便拎行李走了。 21日,廖阿姨來到陳女士家,她是來的第6個保姆。家里的洗衣機是進口的,廖阿姨用不來,但沒開腔,悶聲學。誰知,一陣亂戳后機器停擺了。 第二天,擔心再闖禍的廖阿姨堅持走了。 離開原因2 做的飯菜不合主人家口味 18日,家政公司介紹來一位張阿姨。第二天早上7點半,張阿姨依照自己的口味,弄了幾碗麻辣面條。可是,陳女士提出她是北方人,不喜歡吃太辣,而且孩子的腸胃還嬌嫩,容易被辣椒刺激受傷。平時,陳女士都是六點多起床,單獨給孩子做各種粗糧早飯。 張阿姨表示,陳女士要求的“兒童早餐”確實太難了,既要單獨做,還得很早起床揉面,太麻煩太費時了。19日早餐后,張阿姨離開了。 19日上午又來了一個駱阿姨。陳女士隨后帶著豆豆和駱阿姨一起去超市選購食材。兩人商議買一只老鴨子,燉酸蘿卜老鴨湯。可買回家后,駱阿姨改做了姜爆鴨子,她一直忙活到下午近三點,午飯才上桌。陳女士一看,鴨子里除了放姜片、鹽巴,就沒有其他調料。最惱火的是,由于是老鴨子,鴨肉根本炒不熟,咬不斷,嚼不爛。陳女士不知該說啥好了。 下午四點,駱阿姨沒拿日薪就走了。 離開原因3 難以適應彼此的生活習慣 4歲半的豆豆是個活潑好動的男孩,不是把茶水弄灑,就是把橡皮泥倒得滿地都是。19日下午來的第二個張阿姨不停地在收拾地面。待孩子安靜下來時,阿姨從臟衣服兜里抓起一堆衣服,塞進一個不銹鋼桶里揉搓。 “阿姨,那個是拖帕桶呀!”豆豆提醒她。“沒關系,阿姨刷洗了好幾遍,桶是干凈的。”保姆沒在意。陳女士發現,不但桶用錯了,貼身的內衣內褲和襪子混在了一起,深淺顏色不同的衣服也混在了一起。第二天早上,張阿姨就走了。 22日中午,劉阿姨來了。中午,陳女士在廚房弄飯,劉阿姨和她聊起了天。一大堆詢問,陳女士感覺劉阿姨像在查家底一般,她很不高興。一小時后,劉阿姨走了。 最后來的龍阿姨是由朋友介紹的,在23、24日做了兩天后,龍阿姨表示不適應,就不做了。 離開原因4 雙方在帶娃理念上起沖突 20日早上,李阿姨一來,陳女士努力忍住不輕易挑剔阿姨的小毛病,想多磨合一下。 豆豆想自己洗背心短褲,陳女士很高興孩子能主動做家務事。畢竟是孩子,薄薄的背心短褲,來來回回搓了半個多小時,還玩起了泡泡,弄得地板很濕滑。“豆豆,咋洗那么久啊!來,阿姨幫你洗了。洗完阿姨還有很多事……”急性子的李阿姨看著很著急,一把拿過來三兩下就搓了。“你讓他自己學嘛!”陳女士認為,孩子動作緩慢,本身是學習、探索的過程,不應該剝奪他探索的機會。 兩人發生了爭執。第二天,阿姨忍不住走了。 義烏靈鷗家政服務公司:專門提供家政、月子護理、育嬰師、保姆、專業陪護、服侍老人、醫院護理、鐘點工、家庭公司保潔、搬家等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