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時報記者 劉浩浩 王夢然 文 秦懷珠 攝 


當前江蘇省家政服務業的發展到了何種程度,各地在發展的過程中又遇到了哪些普遍性的問題?作為負有管理責任的民政部門和地方協會等專業機構,對這些問題的解讀無疑是最具有權威性的。在會議進行的過程中,本報記者分頭專訪了江蘇省老齡委主任張建平、江蘇省家庭服務業協會會長陳愛蓮等領導同志,請他們為江蘇省的家政服務業發展問診把脈。 江南時報記者 劉浩浩 王夢然 文 秦懷珠 攝 張建平 江蘇省老齡委主任 家政和養老要融合發展 同時打造有影響力品牌 “在我看來,家政服務業和養老服務業是密不可分的關系,人人都會老,人人都有需要照顧的一天,而家政服務業的主要服務對象就是老人,所以二者間的關系不可分割。”在會議舉行的當天,本報記者專訪了出席會議的江蘇省老齡委主任張建平。 張建平告訴記者,在他看來,家政服務業和養老服務的理念是一致的,二者的發展有廣闊的合作和融合的空間,“養老是家政服務中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面的內容,所以我建議,下次再舉行論壇的主題就可以叫"家政和養老"。”另外在現代服務業中,養老服務業和家政服務業都是非常重要的堪稱支柱的行業,但是張主任也強調,當前政府對于二者間的融合發展的關注度還不夠,以后還應該進一步推動雙方之間的交流和融合。 張主任說,當前江蘇省的老人人口已經達到了1500多萬,占到了總人口20%的比例,老人到了60歲以后就可以邊工作邊養老了,到了70歲以后在需要養的同時還需要有人“醫”,80、90歲和以上年紀的老人更是如此。無論是養還是醫,都需要家政服務業提供大量的服務,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正是因為江蘇老人群體的數量十分龐大,家政服務業的發展空間也顯得更加廣闊,有著巨大的市場前景。 為了更好地發展養老事業,當前在江蘇省已經出現了不少比較好的平臺,這些平臺都是養老服務業和家政服務業完美融合的生動體現,比如常州的枝秀家政服務公司的平臺,但是從全省的發展需求來說,當前我省這方面的工作做得還不夠,如果要大力推動我省的養老服務業健康發展,還需要有更多的企業和機構來進行跟進。 另外,張主任提出,家政服務業在發展為老服務的同時,還應該大力打造一批有影響力的品牌,形成輻射帶動作用,推動江蘇的企業影響力遠播到全國。而打造這樣的品牌企業,也要求養老服務業的企業和家政服務業的企業之間加強溝通和融合,尋找到對雙方都有利的發展道路,進一步拓展更廣闊的發展前景。 陳愛蓮 江蘇省家庭服務業協會會長 服務“居家養老”將是重點 江蘇將有家政服務網絡平臺 江蘇省家政服務業的整體水平如何?面臨怎樣的困境與挑戰?未來發展趨勢如何?昨天,江南時報記者專訪了江蘇省家庭服務業協會會長陳愛蓮。 陳愛蓮向記者介紹,目前江蘇省家政服務水平較全國屬于中上等水平,為了提高全省家政服務的整體質量,去年,省家庭服務業協會和省人社廳共同制訂了《家庭服務行業標準》,旨在提高江蘇省家庭服務的專業水準,針對不同類型的服務,都制訂出了不同的服務標準,例如清洗保潔、母嬰、幼教、養老等,都有不同的規范標準。 采訪中陳愛蓮尤其強調了“養老”服務,陳愛蓮坦言,在幾年前,家政服務對于“養老”這一塊的關注程度還不是很高,養老服務標準制訂的還不是非常嚴謹和完善,但隨著全社會對于養老產業的關注,家政養老服務的標準也將更為精細化。目前,江蘇家政在服務養老方面,還處于探索階段,但服務方向已經明確,“居家養老”的老人是今后家政服務的重點對象。 義烏靈鷗家政服務公司:專門提供家政、月子護理、育嬰師、保姆、專業陪護、服侍老人、醫院護理、鐘點工、家庭公司保潔、搬家等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