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武漢首家行政審批局掛牌運營 一枚印章取代70個 |
|
|
|
|
|

圖為:審批提速,十幾分鐘辦完公司注冊 (通訊員張敏攝)
楚天金報訊(記者余魯西 通訊員張敏、楊玉紅)“商場”變為“專賣店”,以往分屬22個區屬部門的70枚審批公章、268項行政審批事項被整合為“一個部門、一枚印章”。昨日,武漢市首家行政審批局在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漢南區)掛牌成立,政府行政審批效能實現“瘦身”提速。
體驗:十幾分鐘注冊公司
昨天上午8點半,黃偉來到武漢經開區(漢南區)政務大廳排隊,遞交材料注冊一家家政公司。與以往不同的是,此前需要依次跑工商、質監、稅務三個窗口,叫號三次、填表三次、交材料三份,5個工作日才能辦結“三證一章”(營業執照、組織機構代碼證、稅務登記證和公章),此次僅需在一個窗口、填一份表格、交一次材料,只需1天就能辦結?!爸换耸畮追昼娞畋砑愚k理,比想象中快多了?!?/P>
揭秘:70枚公章合成一個
審批提速的背后,是行政審批局通過建立企業注冊電子信息交換平臺,實現了工商、質監、國稅、地稅及公安等部門信息共享。“過去注冊人跑的路,現在由我們內部人員跑?!蔽錆h開發區行政審批局副局長林丹萍介紹說,企業投資項目從備案到施工許可累計在70個自然日(核準類90日)內辦結;政府投資項目從立項到施工許可,70個自然日內辦結,這都將是武漢市的最快速度。
該局局長黃元峰表示,以前有些業務受理完后,工作人員還要拿回局里,報給科長、處長、局長簽字,完成審批之后再拿回來,政務中心在某種程度上只起到“收發室”的功能。即日起,武漢開發區發改局、社發局、民政局等22個區屬部門的全部審批職權,將逐步劃轉至行政審批局。上述部門70枚審批公章,將由行政審批局的“行政審批專用章”取代。該局將重點集中辦理涉企、涉項目、涉建設三類行政審批事項(不含規劃土地部門與垂直管理部門事項),大幅壓縮審批時間。
不僅審批提速,審批局“瘦身”效應也很明顯。經前期摸底、梳理、整合,武漢經開區(漢南區)268項行政審批事項已壓縮至159項,壓減40%,審批人員由226人降至100人,減少了56%。
憧憬:點點手機搞掂審批
黃元峰介紹,未來該局還將秉承“互聯網+政務服務”服務理念,采集分散在各部門的業務數據,構建政務大數據中心,建立行政審批移動政務平臺。無論是辦戶口,定資質,還是開公司、上項目,行政審批該怎么辦,去哪辦,填什么表,交多少錢,一清二楚,為市民提供隨時、隨地、隨身的辦事服務。
義烏靈鷗家政服務公司:專門提供家政、月子護理、育嬰師、保姆、專業陪護、服侍老人、醫院護理、鐘點工、家庭公司保潔、搬家等服務。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