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潮汕11月24日電 據《汕頭日報》報道,“現在的保姆太難找了,而且服務質量還不怎么樣!”這是不少市民對保姆行業的普遍看法。但隨著社會的發展,年輕一代生存壓力大、工作忙,無暇照顧老人,找保姆代為照顧老人成了這些人群的首選,而作為介紹保姆的中介——家政服務機構則扮演著一個不可或缺的角色。我市的保姆行業目前的情況如何?家政服務機構是否存在一些不合理的行為?近日,記者對此進行了一番走訪調查。
調查:保姆收費不菲,市場供不應求
近日下午3時許,記者走進市區朝陽莊一家政服務中心。其店面不大,外面掛著一塊牌子,寫著“月嫂、鐘點工、保姆”等字樣。為一探究竟,記者假扮成想幫老人找保姆的家屬進去咨詢,工作人員聽到記者來意后,熱情上前招待,并仔細詢問老人情況。記者便對他介紹道,老人今年90歲,一直自己一個人居住,雙腿行動不便,但神志方面沒什么問題,希望可以找一個全天候的保姆來照顧老人。該工作人員聽后立即表示,根據老人的情況,保姆至少每月需3500元,并收取10%的手續費。并告訴記者,他們所雇用的保姆雖然都未經培訓,但干這一行已經多年,擁有豐富的經驗,照顧老人很有一手。如果一個月內不滿意,他們包換,不收取手續費,一旦超過一個月,想換保姆就得另外收取。而當記者問道如果發現保姆有偷盜等不良行為,中介這邊該怎么解決時,工作人員卻含糊其辭,只跟記者表示他們對所雇用的保姆都進行了身份登記,一般情況下不會出現這種情況。“如果出現這種不良行為,我們只是作為中介,也沒辦法怎么解決。”
而在市區龍北市場的另外一家家政公司,針對記者所介紹的老人情況,工作人員開價則相對較便宜,3000元一個月,同樣也是收取10%的手續費,一個月內包換。面對記者同樣的問題,該工作人員給了記者同樣的答復,保姆都是經驗豐富,沒有經過崗前培訓,如果發現保姆有不良行為,比如偷盜等,他們概不負責。工作人員還告訴記者:“目前市場上的保姆處于供不應求的狀態,能找到一個已經很不容易了,我們的開價是屬于相對較低的了。”
市民:保姆質量不高,工資一漲再漲
“不是我們挑剔,是鐘點工和保姆的質量真的不高。”市民吳小姐表示很無奈。吳小姐一家和公公婆婆一起住,自己和老公都是上班一族,為了更好地照顧老人家,吳小姐通過家政中介機構介紹,找來了全職保姆,負責料理老人家的起居飲食。“我公公婆婆是出了名的好脾氣,用土一點的話來說就是‘好伺候’。”就是這么一對好公公好婆婆,從全職保姆到鐘點工,換了一個又一個。吳小姐表示,一開始跟家政公司說好的價格,有幾個家政服務人員在干了沒多久之后都要求升工資,想著做久了“知根知底”,也就咬咬牙給她們漲了工資,沒想到這工資一漲服務質量卻降了下來,消極怠工,應付完事,有好幾次連婆婆都看不下去,挽起衣袖親力親為。“就這情況還不止我們一家,身邊的親朋好友也都有類似的情況。哎,沒想到找個家政還要這般受氣。”吳小姐說道。
有關人士:行業管理缺位,亟需整頓完善
對此,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有關人士告訴記者,現在的家政保姆行業非常的混亂,由于沒有相關的法律以及主管部門的約束,家政公司在保姆、月嫂以及鐘點工行業處于壟斷地位,他們隨意租下一家小店面,擺上一臺電腦、一部電話就完事了,不僅沒有營業執照,而且隨意叫價更是家常便飯。“以保姆為例,一個月的工資都要在兩千多元到三千多元之間,比一個本科畢業的大學生的工資還多,還不允許討價還價。”
另外,該人士還向記者透露了這個行業的“黑幕”:有些家政公司“教唆”保姆,在雇主家工作一段時間后,以同類保姆的工資更高為借口,要求雇主給其漲工資,若雇主拒絕,他們可以在領完工資后,一聲不吭離開。而家政公司會為其介紹另外一個雇主,開價會有所提升。這樣,家政公司既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賺取手續費,保姆也能在其中嘗到甜頭。“如此惡性循環,受傷害的還是那些雇主。”
因此,該人士希望這混亂的家政行業能得到政府的重視,對其進行一次大整頓,并盡早確立行業主管部門,完善管理制度,讓家政行業能真正起到為民服務的作用。 義烏靈鷗家政服務公司:專門提供家政、月子護理、育嬰師、保姆、專業陪護、服侍老人、醫院護理、鐘點工、家庭公司保潔、搬家等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