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甘肅網1月23日訊 據天天天水網消息(見習記者 趙亮) 每逢歲末,總是家政行業最忙碌的時候,這些年家政從業人員稀缺,家政服務的項目又在不停的翻新、增加,此消彼長之下促成了家政公司在年末時總是需要排長龍的現象。
人手緊缺
收費上漲明顯
“現在預約的消費者比較多,兩天以后才能去您家里做清潔,而且您先要預付一些定金。”市區一家家政公司負責人在電話中,對預約、咨詢的消費者耐心地解釋著。
每到年底,很多市民家中都進行徹底掃除,希望家里可以煥然一新,增添過節的溫馨氣氛。而隨著現代人工作節奏的加快,加上今年春節假期的調整,很多家庭都選擇請家政服務人員,家政服務業迎來了黃金季。
正因如此,家政公司在我市出現后的短短幾個年頭需求量便迅速攀升,服務種類也從開始最簡單的打掃衛生到如今的鐘點廚、月嫂等各種服務項目應有盡有。
記者在羲皇大道西路眼科醫院附近的一家家政公司了解到,周邊住宅區的消費者但凡需要家政服務的,多半都會來這里。負責人康先生說:“我們家政服務公司的服務人員只有7名,人員少,工作時間有限,導致一部分客戶流失,有時候在門口貼個聯系電話后,自己也會和員工們一起出去干活。”
據了解,由于家政行業工作較為辛苦、耗時,許多農村務工人員寧可選擇在餐廳做服務員、洗碗工也不愿意到家政公司打工。這樣一來,行業內人手短缺成了一個普遍問題。
春節臨近,為了留住僅有的員工,老板們也是挖空心思想法子,不論什么法子,這錢都是消費者“埋單”。所謂“羊毛出在羊身上”,每個員工在這段時間都會比平時多掙不少錢,這些錢自然是老板不掏腰包的。項目費用上漲、鐘點工收費提高等,最終的負擔都是落在了消費者身上。
平日每100平米的房子,衛生清掃收費是150元,在臘月二十以后上漲至180元,甚至個別公司上漲到200元也不少見。用經營者的話來說是:“消費者們需要服務,我們需要收入。大家各取所需,何樂而不為之。”
在秦州區解放路及大眾路幾家家政公司,記者也發現了相同的情況。業內漲價浮動基本維持在50元至80元之間,有個別商家漲價達百元。根據價格比對,衛生清掃漲價幅度約18%,管道維修價格上漲約10%。
家政從業人員劉倩說:“家政這個行業平時活都比較少,只有年前忙碌一陣子。由于消費者需求時段過于集中,很多家政公司都會出現人手不夠的現象,這段時間漲價是很普遍的情況。”
消費者
態度兩極分化
家政行業在這個時間段漲價已經見怪不怪了,很多消費者一邊埋怨“怎么又漲了”,一邊在錢包里掏錢。
消費者汪復凱夫妻兩人都在企業工作,每年到年三十當天才能休息,根本沒有時間自己做大掃除,因此也成了家政公司的常客。汪復凱說:“我們兩口子幾乎就沒有做過清潔,平時工作就很忙,一般兩個月就會請家政公司的人來做一次大掃除。到了年終,公司要做報表、做匯總,有時候兩三天不回家都是很正常的,更別說自己打掃衛生了。”
“每次看他們清潔衛生都很不容易,尤其是廚房和衛生間,清理起來很辛苦,眼看過年了也不能跟家人團聚,多賺點錢也是應該的。”汪復凱夫婦倆對于家政公司的收費項目漲價表示可以理解,這個漲價范疇只要不過于離譜,大多數消費者還都能接受。“一斤芹菜都漲了3元錢,這么辛苦的工作別人多賺點錢有什么好計較的。”
解放路某家政公司負責人談先生表示:“每年臨近過年,請家政公司員工清除家庭衛生的消費者基本都是固定客戶,大多消費者對于家政收費的漲價表示可以理解。”根據談先生公司拿到的一份民意調查表可以看出,請家政做保潔和清理工作的消費者的確處于一個較固定的范圍,談先生說:“愿意請家政保潔員的消費者在這段時間價格高個百元左右他們都不會太在意,不愿意請的消費者即使你不漲價,甚至比平時價格低,他們仍舊不會請。”
談先生的店就在某居民樓的樓下,記者碰到了小區住戶孫女士。當記者問及對家政行業節前漲價的看法時,孫女士表示,自己家里需要清掃時,就請小區門口的家政公司的保潔員,他們做得還不錯,人也和善,小區不少住戶都找他們做。孫女士一邊夸贊小區門口的家政公司員工一邊說,“父母親年齡大了,老一輩那種觀念怎么也改變不了,無論如何也要自己打掃,他們總是講辭舊迎新要自己動手,否則就不能在新年迎來好運氣。”
高空作業
收費出新
義烏靈鷗家政服務公司:專門提供家政、月子護理、育嬰師、保姆、專業陪護、服侍老人、醫院護理、鐘點工、家庭公司保潔、搬家等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