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名片:月嫂是母嬰護理師的俗稱,主要是專業護理產婦與新生兒,服務的內容以月子護理為主。月嫂屬于高級家政人員,通常情況下,月嫂工作集保姆、護士、廚師、保育員、保潔員的工作性質于一身。
隨著家庭育兒理念的改變,請個懂行“月嫂”照顧出生的孩子,正成為越來越多家庭的選擇。月嫂行業逐漸受到社會的關注,就在本月初,國家標準委批準發布《家政服務母嬰生活護理服務質量規范》和《家政服務機構等級劃分及評定》兩項國家標準,意在對月嫂市場進行規范。怎樣“煉”成為一名合格的月嫂?月嫂行業現狀如何?記者近日開展了走訪調查。

7月22日,長沙市婦聯家政服務中心學院參加月嫂實操培訓。 葉飛艷/攝
現狀:找個稱心月嫂不容易
去年5月,30歲的湘潭縣人沈利決定從全職家庭主婦轉行做月嫂。在長沙某家政服務機構經過半個月的培訓學習后,沈利拿到了母嬰保健師證。“近年來,越來越多不同文化層次、不同年齡人員加入到月嫂隊伍中來。目前,在我中心注冊的月嫂超過1000名,最小的一位月嫂26歲。”長沙市婦聯家政服務中心主任朱耀國介紹。
請個月嫂帶孩子,正成為越來越多年輕家庭的選擇。月嫂隊伍也在不斷擴大。然而,談及請月嫂,仍有不少市民一肚子苦悶:從業人員素質良莠不齊,找一位稱心如意的月嫂并非易事。
李立是長沙一家外貿公司的員工,今年年初女兒出生了,由于雙方父母年邁,且遠在老家四川,不方便前來照料寶寶。無奈之下,李立選擇請月嫂。誰知,1個月換了3家公司的月嫂,卻沒一個讓他稱心如意。“第一家公司的月嫂自稱有3年的工作經驗,結果泡個奶粉連水溫都調不好。”李立很是郁悶,“讓她幫老婆催奶,也沒成功。”
市民張女士的寶寶目前剛滿1周歲,她對一年前自己找月嫂的經歷記憶猶新。“我第一個月嫂是在醫院找的。醫院里有人會來產婦病房發傳單。”張女士撥通幾張廣告單上的電話后發現,“月嫂的頭銜有很多,明星、高級、金牌、至尊……每家的月嫂定的級別都不一樣,又沒有一個可參考的標準。”因為選起來“一頭霧水”,張女士最后還是聽熟人推薦了一個她家之前請過的月嫂。
正如張女士所遇到的“困惑”,記者了解到,目前家政服務市場對“月嫂”這一工種等級的界定,都是各家政公司自由擬定的,標準各不相同。比如長沙市明明家政公司按照工作年限、經驗等將月嫂分為初級、中級、高級、金牌,等級評定也決定了一名月嫂的價碼,該公司月嫂的價格在4800元到8000元不等。就目前的月嫂市場而言,這樣的高薪是吸引大家從事這個行業的最大誘惑。另一家家政公司則將月嫂分為高級、特級、VIP、VIP特需級、VIP至尊級五個檔次。
門檻:月嫂上崗需持“四證”
月嫂是怎樣“煉”成的?在長沙市婦聯家政服務中心,通常要先走過報名—面試—體檢—培訓—考試等多個環節,而首要條件是“18歲-45歲,持有初中以上學歷才能報名”。
面試環節,主要考查應聘對象的性格和親和力,通過聊天觀察她性格是否急躁、有沒有愛心等。口齒是否伶俐和普通話水平也是考核的一個重要標準。對面試者一些比較明顯的體貌特征,負責人會適度留意,如皮膚癬、文身、抽煙喝酒、指甲不衛生等都不被允許。很多客戶往往還會根據自身需求而對月嫂提出特別要求。
面試通過,體檢合格者開始接受系統的職業技能培訓。包括10天的理論學習、3天的實操訓練和到醫院見習一段時間。并參加人社部門組織的技能考核鑒定,考試通過的獲得育嬰師資格證書。除此之外,月嫂上崗前還必須持有該中心的上崗證,也就是說,中心所有員工必須持“四證”上崗,即“身份證、健康證、職業資格證和上崗證”。 義烏靈鷗家政服務公司:專門提供家政、月子護理、育嬰師、保姆、專業陪護、服侍老人、醫院護理、鐘點工、家庭公司保潔、搬家等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