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用才。
徐用才:未來誰做保姆?
首先聲明:本篇報道文內的“保姆”稱謂是為了便于讀者理解才使用的。自始至終,深圳中青家政公司董事長徐用才在接受采訪的時候,都使用的是“家政人員”這個概念。深圳晚報記者對家政行業和從業人員一直都充滿敬意,我們深深明白,社會越進步,越需要家政人員;我們也困惑不已,正因為社會發展了,家政人員也越來越難找了。這就引出了我們采訪的話題:今后,誰來做保姆?
有人說,未來我們讓機器人做保姆,這是科技型的;還有人說,今后我們請外國人做保姆,比如菲傭,這是國際型的;更有人說,我們請求萬能的群,這應該算是互聯網思維型的吧?一見面,我們就將“未來誰做保姆”這個問題拋給深圳中青家政董事長徐用才,他說,這是個大問題,政府和家庭都要來解答,漠視就帶來了今天的“保姆荒”,影響到你我,最終會讓市民總體生活質量下降。
A
家政行業痛點在阿姨
保姆供不應求的原因眾多。徐用才分析,隨著我國老齡社會的來臨,做保姆的人越來越少。30歲到45歲是從事保姆工作的黃金年齡,在老一代保姆退出市場后,缺少年輕的血液補充。業內人士憂心忡忡地表示,10年后恐怕沒有保姆可用。
徐用才認為還有另外一個原因值得重視。在中國城市人口已經超過農村人口的當下,進城務工人員已成香餑餑,工廠和家政公司都在爭搶女工。因為工廠的待遇比家政業要高,而且社會保險體系較完善,所以敗下陣來的往往是家政公司。
更加核心的東西是觀念。徐用才說,大家總覺得為雇主提供服務社會地位不高,當保姆低人一等,所以沒人愿意做。在互聯網思維席卷天下的時候,人們動不動就講顛覆,講O2O,講平臺。徐用才認為,作為極度傳統的家政行業,再互聯網思維,如果離開了阿姨這個主體,一切都是白扯。
B
國家干部跳槽“婆婆媽媽”行業
采訪那天,徐用才帶記者來到深圳第一家中青家政門店——后海花園7棟20樓,這棟樓已經不年輕,室內設備也顯得陳舊,但這里卻是徐用才在深圳打拼的原點。
人生有很多偶然,譬如徐用才做家政就很偶然。2002年底,湖北黃岡市委挑選30名優秀青年干部到深圳特區掛職鍛煉一年,徐用才就是這三十分之一。曾在“希望工程”活動中偶然結識的港商胡端紅女士,知道徐用才要來深圳,力邀他籌辦深圳中青家政公司并委任他為總經理。
徐用才來到深圳以后就行動起來。白天,他不斷走訪各類家政公司,晚上回到公司翻閱資料。經過連續一周的惡補,徐用才儼然成為一名專家,開始培訓和管理員工。起步不錯,但好景不長。2003年元旦到春節,中青家政遭遇“保姆荒”,又遭遇“非典”。徐用才給各地婦聯打電話,希望能輸送保姆。他的誠意最終打動了平頂山婦聯的夏主席,“當聽說要有16個家政人員來深圳時,我起了個大早,轉了三輛公共汽車來到羅湖火車站接人?!?/p>
福無雙至,禍不單行。2003年9月一場車禍導致一名家政人員死亡,員工士氣低落,紛紛提出辭職,這對中青家政是致命的打擊。辦企業一波三折,胡端紅女士決定把公司轉給徐用才。此時,一年的掛職鍛煉也快要結束了,是走?是留?徐用才徘徊不定。最后還是深圳市家政協會老會長李定的一句話,讓他義無反顧地留在了深圳。李定老會長說:“家政行業家庭需要,政府需要,就沖這個,我還要再干十年?!?/p>
十幾年來,中青家政在徐用才手上,從一個門店發展到25家,先后幫助十多萬人就業,累計為十多萬個家庭提供服務,深圳中青也從一個不知名的小公司發展為深圳大型家政“龍頭企業”、廣東“十強家政”、全國“百強家政”企業。在很多人不斷跳槽的時候,徐用才一步都沒挪窩,在這個“婆婆媽媽”的行業一干就是十多年。
C
給姐妹們煲一鍋“心靈雞湯”
徐用才出生于湖北黃岡浠水縣。生長于耕讀傳家的環境里,他對母親一直非常感激。他說,“母親今年79歲,從沒上過一天學。但母親有個信念,就是要讓自己的孩子讀書?!睘榱俗屝置?個讀書,母親吃盡了苦頭。徐用才永遠忘不了母親為了賺錢,幫老師、公社干部洗衣服,每月的報酬才8角錢?!澳赣H給我最多的零錢就是一分錢,讓我買本子和筆。”為了省出學費,母親有病也不去看,一直支撐著徐用才考上大學。徐用才拿到入學通知書后,母親大病一場。
義烏靈鷗家政服務公司:專門提供家政、月子護理、育嬰師、保姆、專業陪護、服侍老人、醫院護理、鐘點工、家庭公司保潔、搬家等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