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老柴)近日,好慷家政迎來了五周歲生日。這家互聯網家政公司于2010年誕生于廈門,并在2014年5月完成千萬級A輪融資,好慷走過的歷程,恰如其分的折射著中國互聯網家政企業的發展路徑。
家政服務是一個完全基于人對人服務的工作,互聯網的沖擊所帶來很多行業的巨變大家都感受到了,家政也一樣。所以就在這兩年,大大小小的行業玩家和業余菜鳥懷著各種各樣的心態開始陸續進入到家政領域,以各種各樣方式發起來一場名為顛覆家政行業的遭遇戰。期間前方不斷傳來家政O2O企業的消息:有體力不支在苦撐的,有仗著自有資源跑馬圈地的,有融資成功了繼續戰斗的。在一場接一場打法不一的激烈卡位戰役中,有一家公司的旗幟在這個行業里矗立了五年之久,這家公司是好慷在線。五年來,好慷作為參與者和踐行者經歷互聯網家政行業的從0到1的進化,甚至從好慷的成長歷程中我們可以把家政行業的路徑看的更清楚一些。
第一階段 家政O2O前夜,摸索中濃重的中介痕跡
2010年,好慷的初期創業團隊先是做了一個家政C2C的網站。在那個時期,所有人對家政服務的全部認知還停留在傳統的中介信息交換以及家政服務經營者提供的營利性服務活動中,與電子商務基本不沾邊。在當時純平臺電商網站的影響下,以好慷團隊為代表的創業者們做了家政服務電商化的第一次嘗試。
很直接的說C2C的平臺并沒有利潤點,做為服務供需雙方通過這個平臺牽線后,當第二次服務跳過你私下聯系的情況根本沒有辦法解決。盡管大家都知道家政市場的空間巨大,但更多的是一錘子買賣。
和所有傳統中介的問題一樣,家政服務人員素質的良莠不齊導致服務質量沒有辦法管控,信用體系的建立也就無從談起。在一個普遍誠信缺失的社會里,連老人摔倒扶一下都怕被訛,又怎么會相信一個網站上的陌生人打掃自己的家呢?作為阿姨這一端來說,互聯網程度幾乎為零,這些從農村出來,囿于文化水平和條件限制的阿姨要從一個網站上去找訂單本身就是一件很荒唐的事。
最后,好慷的C2C模式以失敗而告終,但這個事情的意義更多的并不是個體上的一次簡單嘗試,而是代表著中國互聯網改造家政行業的先行者們邁出的重要一步。
第二階段 深耕于線下 修煉內功永遠是根本
家政行業自身的復雜性決定了不可能有一個大而全的解決方案,從家政服務流程來說,線下才是家政服務最重要的部分。所有互聯網家政的創業者們早晚都會意識到這樣一個問題,無論以何種模式介入家政行業,重線下模式才是家政O2O公司長久發展的護身利器。
2011年,好慷從C2C的泥潭中走出來后,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如何做好線下的服務上。這一階段,大鱷們開始介入本地化服務,一場被媒體稱為“千團大戰”的團購硝煙正在他們眼皮底下熊熊燃起,舞臺的中央是團購網站們熱鬧的撕逼大戰,而好慷在這個舞臺上留給人們最后的背影是,去了日本、菲律賓學習做服務。
千團大戰最后橫尸遍野,死傷無數,但好慷在得到日本最大家政公司BEARS的支持后,完成了“服務產品化”的基本雛形,又率先開始大膽的采用員工制進行服務,公司開始通過招聘、介紹簽約阿姨,阿姨進行崗前培訓,合格后上崗,來實現服務質量可管控。
在移動互聯網的萌芽期,好慷為后面給消費者提供優質服務,為打破消費者和服務者的信息壁壘做大量的工作和充分的準備。
第三階段 超越模式禁錮,相信家政行業底層的力量
在桌面互聯網時代,Online的商業和Offline的商業這兩個形態不一但卻又有著千絲萬縷關系的物種,就像是兩條平行線,沒有交匯點,當移動互聯的浪潮興起的時候,才讓他們的交匯成為了某種必然。
到了2012年,移動互聯網開始瘋狂的進入人們的生活,隨后打車軟件的爆紅讓其他領域的創業者眼紅,這個時期,瞄準家政O2O這個萬億級市場規模的創業者蜂擁進來,在2013年,進入井噴的狀態。進入者各自帶著認為最適合介入的模式想從中分一杯羹,整個市場基本確立了C2C模式、經紀人模式和平臺模式。必須很客觀的說,現在還沒能看的出哪一派別是玩的特別出色的,或哪一種模式是已被驗證說正確的。
這時期的好慷走過了三年的深度線下經營后全面進入了線上運營,其中最能讓人感受深刻的是他變的越來越純粹了,把重心放在線下,把方向往垂直精細化管理去轉變。可能因為過早的進入這個行業,讓他對這個行業有了比別人更清醒的認識,在線下的家政服務遠遠沒有形成標準化的時候,是不可能真正的把這個行業給顛覆的,不管你是O2O還是其他的模式。家政服務是基于人對人的服務,要實現全行業的標準化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義烏靈鷗家政服務公司:專門提供家政、月子護理、育嬰師、保姆、專業陪護、服侍老人、醫院護理、鐘點工、家庭公司保潔、搬家等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