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內得到融資千萬的家政APP,本地卻寥寥無幾——
網“淘”阿姨,南寧人還不興?


一些家政APP的界面
廣西新聞網-當代生活報記者 梁如雪 實習生 張云海 楊慧萍
核心提示
一個家政APP(APP指的是智能手機的第三方應用程序)
獲得千萬融資?!這不是傳奇。隨著2014年8月,國內著名的家政APP“阿姨來了”獲得百萬美元的融資之后,云家政、e家潔等家政APP都宣布完成數千萬美元的B輪投資。
隨著家政服務業的發展以及服務的智能化,一些智能終端APP軟件如今“殺進”家政行業,也成為傳統家政市場的“競爭對頭”。相對于國內如火如荼的家政APP市場,我們本地的家政APP是否也遍地開花?在家政市場中有否占領一席之地?
本地家政APP寥寥無幾
“我不想收拾房間,上網‘淘’一個阿姨吧!”這是近一年來網上一些見怪不怪的網絡對話。雇主只需通過手機家政APP選擇一位阿姨,坐等阿姨上門、下單支付便可享受服務。這種新型方式受到北京、上海、深圳、天津等一線城市人群的青睞。
記者隨意打開國內一些熱門家政APP看到,這些客戶端主要以保姆、鐘點工、月嫂、保潔、維修等各類家政服務,以及配送服務、收發件服務等為主。在多數家政APP的主頁面上我們都會發現,每個客戶端都注明其家政服務人員已經經過嚴格的篩選,在個人健康、工作年齡,以及服務質量上都有保證;除此之外,在頁面上也隨時更新一些等待被挑選的家政人員照片,以及雇主們對其服務質量的評價,因此整個模式的互動性很強。
為此,記者在本地搜索了與“家政APP”有關的關鍵詞發現,本地家政APP的身影寥寥無幾。一家公司曾開發的以社區互動為主、兼做家政服務類的APP軟件,下載之后提示已經不再提供維護服務,也無法使用。“我們從事家政行業好幾年了,確實也沒聽說有這樣的軟件。”本地一家家政企業的負責人說。
大伙偏愛“熟人介紹”
面對這種新穎的“一下單就有服務”方式,我們本地真正需要家政服務的人群,是否欣然接受?
南寧市的方先生是一位裝修工人,他偶爾也需要請清潔工幫打理房子衛生。方先生表示,自己平時工作比較忙,因此一年之內大概會請兩三次清潔工,但方式主要是通過朋友介紹,他覺得這樣也比較放心。談到家政APP,他認為家政APP是一種比較便捷的家政服務方式,但就目前大家的意識而言,似乎都還是采用比較傳統的“熟人介紹”方式。記者隨機采訪了10多位市民,大多數人都表示對家政APP“不了解”,找家政無非就是“通過家政公司”或者“熟人介紹”。
“感覺去家政公司咨詢比較靠譜,我不太能接受不認識的家政人員來家里當清潔工的。”小鐘今年剛畢業,一直在外面租房,平時很少自己打掃房間,有時會請清潔工上門打掃。小鐘覺得雖然家里沒有什么值錢的東西,但是想到手機一點就有一個不熟悉的人上門,心里還是有點忐忑。小鐘的觀念也和大多數人相似。
本地家政服務人員對于家政APP這個新興事物,也發表了自己的一些看法。“去家政公司比較麻煩,而且浪費時間,家政APP就便捷多了,工作任務知道得也比較及時,不容易出錯。”一位正在某家政企業上崗的家政從業人員周阿姨比較認同這種方式;但是,絕大部分家政服務人員都有諸多顧慮:“在網上訂單不太清楚自己的合同簽訂,也不清楚如何收取勞務費用,這點會不會有糾紛?”、“我同樣也不了解雇主方的情況,誰來保障我的權益?”大家對此感到頗為疑慮。
家政APP需成熟軟件支持,且投入巨大
一些曾經嘗試開發本地家政APP的企業,對此也“有話要說”。
南寧天知道科技公司曾經開發過一些社區互動客戶端、家政服務性APP,卻發現本地市場不溫不火。“家政類APP用戶在推廣成本上可以說是天文數字。目前最需要家政服務的實際人群,對移動互聯網的使用有一定障礙。因此,很難讓需要這個APP所提供服務的人群,用上這樣的軟件。”該公司一負責人表示。
一些互聯網開發企業則表示,本地家政服務市場需求并沒有想象中的剛需,有些服務屬于“可有可無”型,形成不了長效。“更重要的是,大多數雇主都認為網上預約過來的阿姨或者修理工雇主基本上都沒有見過真人,在打掃或者裝修的時候丟東西也不一定,對于雇主來說,這是一個不用家政APP預約的理由。”開發企業表示。
義烏靈鷗家政服務公司:專門提供家政、月子護理、育嬰師、保姆、專業陪護、服侍老人、醫院護理、鐘點工、家庭公司保潔、搬家等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