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家政做清潔,第一次做大掃除還要另外收費。家住沙坪壩區的市民陳婷婷不滿這種收費方式,接連在網上找了3家清潔公司,竟然都要求第一次大掃除要額外加收費用。“這些公司都說加收首次大掃除清潔費是行規。”陳婷婷很困惑,是否真有這樣的行規。記者走訪了家政行業市場,發現不少類似的“行規”正成為“潛規則”。
案例首次做清潔還要額外收費
最近,陳婷婷決定請家政人員幫忙做家里的清潔,但聯系了幾家家政公司才發現,都要額外收首次大清潔的費用。“為什么包月做清潔,首次清潔還要另外收費,這顯然不合理。”陳婷婷告訴記者,一年前家里也請人做過一段時間的清潔,因為這家公司調整價格,后來就沒有做了。當時從未聽說第一次來做清潔還要額外收費的。
“有的公司開出的首次清潔費,竟然和新房的開荒清潔差不多。”陳婷婷說,她向這些公司提出,既然是包月,還要額外收首次清潔費確實不合理,但對方告訴陳婷婷,這是行規,大家都是這樣執行的。
陳婷婷算了一筆賬,按照一家公司開出的收費標準,每平方米4.5元。家里的房屋面積是90平方米,每月的清潔費就要400元。而這家公司加收首次清潔費就是200元。
調查大掃除120元起步,“這是行規”
首次清潔費的問題,到底是個別家政公司的行為,還是行規?記者通過網絡查詢了20家家政公司。
調查20家公司,收“首次費”的18家
“我們是按面積算費用,一平方米4元。”一家沙坪壩的家政公司告訴記者,如果是90平米的房子,清潔費就是每月360元,但首次做清潔要加收120元。
當記者問到為什么要加收首次清潔費時,該家政公司工作人員說:“肯定要單獨收費,很久不做大掃除的家庭,第一次打掃至少要3個小時,120元不算貴。”該工作人員說,現在基本上所有的家政公司都要另算首次清潔費,有的是按一小時40元計費,首次大掃除起步價都是120元。
記者調查的20家公司,分布于渝中區、沙坪壩區、江北、南岸等地。這20家家政公司中,明確要收首次清潔費的公司就有18家。“首次清潔另算,這是行規,大家都是這樣做的。”江北一家政公司告訴記者,通過做首次清潔,客戶可以看到我們的清潔人員做的標準如何。
行業協會:“結盟”形成潛規則
“做家政清潔哪有什么首次清潔額外算錢的行業規定。”市家政行業協會秘書長王建華告訴記者,做首次清潔要額外收錢,主要還是一些家政公司相互約定“結盟”,借“行規”之說形成潛規則。
王建華告訴記者,各個家政公司的收費不一是正常情況,比如收費在2.5元/平方米、3元/平方米、3.5元/平方米的不等,主要看房子的構造、裝修的材質、家具的多少和家具的類別、客戶的要求等,首次清潔是否額外收費,要看服務對象的具體情況。
但是一些家政公司利用相互約定的方式,以“行規如此”來倒逼消費者被動接受,給消費者帶來誤解,這些經營行為是不對的。
“首次清潔是否額外收費,完全由消費者和公司雙方協商確定,對不合理的收費完全可以說不。通過消費者與公司協商好服務內容,談好服務價格,簽訂好家政服務合同,消費者能按照合同約定來付費,消費者才能更好的保護自身權益,對服務方的維權也有利。”
王建華說,下一步市家政行業協會將下發行業通知,推行家政服務規范化合同,要求各家政公司執行包括家政清潔類在內的規范化合同。消費者與公司在合同中詳細約定清潔標準、質量要求,但凡在做清潔時做得不到位,都有依據可以找公司要說法。
家政新“潛規則”,你都知道嗎
過節必須給保姆紅包?
請個保姆,就像供了尊菩薩,遇到逢年過節有的消費者不僅按照國家規定給出了雙倍工資,住家保姆還要求給紅包,不然就不干。王建華建議,消費者在請人時,就應該與家政公司和保姆本人進行書面約定。看護工不告而別,家政公司可不管?
江北鄭女士告訴記者,去年她請了個女看護來照顧母親,結果因為嫌棄倒屎倒尿太惡心,竟然不告而別人就跑了。“當時媽媽臥床想解便,又沒有人幫忙,足足在床上憋了3個多小時。”
鄭女士告訴記者,當時她找到家政公司討說法,結果家政公司說這種是個人誠信問題,沒有辦法約束。最后家政公司還要求鄭女士支付該看護照顧了3天母親的看護費用。王建華說,出現這種情況,家政公司有義務為客戶及時更換看護人員頂替。
部分家政公司成“中介”,遇事就推脫
義烏靈鷗家政服務公司:專門提供家政、月子護理、育嬰師、保姆、專業陪護、服侍老人、醫院護理、鐘點工、家庭公司保潔、搬家等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