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不到滿意的保姆,是擺在不少城市家庭面前的第一難題。對于這個困擾市民的問題,該怎樣面對? 一家名為“阿姨來了”的家政O2O服務平臺,以“家政經紀人模式”和“電子合同簽署”兩大亮點迅速搶灘家政市場,凸顯出“互聯網+家政”的巨大優勢。 找保姆難,找到合適的保姆難上加難 放暑假了,北京的王先生急著找個阿姨陪孩子,一家一家的家政公司摸過去,一個一個的保姆跟“相親”式地面試,千挑萬選還沒有找到合適的。這將近一個多月的找保姆奔波,王先生感慨,找保姆太難了。“想找個白天能給孩子做飯,幫忙打掃家務的就行,結果好點的早被預定了,會做飯的保姆干家務不徹底,鐘點工做飯又粗了點,找了很多家政機構都沒遇到合適的。” 在省城某事業單位工作的蘇先生也有一肚子苦水要訴:孩子出生后4個月內,找了10多個月嫂、育嬰師,楞是沒有碰到合適的。蘇先生告訴記者,家政公司推薦的第一個月嫂50多歲,雖然對孩子盡心盡責,但一直憑上一輩人的老經驗帶孩子,很多地方都不科學,意見分歧比較大。第二個月嫂是所謂的高級月嫂,月收費4500元,但缺乏經驗,喂飯、洗澡、做按摩操一點也不熟練,一看就是新手。蘇先生說,“這年頭,要想找個性價比不錯的保姆,簡直得靠碰運氣!“ “找保姆難”是很多找過阿姨的家庭共同的痛點。原因是阿姨本身素質參差不齊、技能水平千差萬別,阿姨與雇主之間信息不對稱;沒有一個合適的橋梁聯通雇主和阿姨,現在市面上的中介也良莠不齊,收錢不辦實事的大有人在;雇主私下自己找的保姆也容易產生專業性不夠等隱患,沒有正規的合同規范來限制雙方的行為,雇主難以獲得優質服務,阿姨的權益也難以得到保障。 電子合同,智慧家政的殺手級應用 據中國家庭服務業協會統計,2012年全國家庭服務行業市場總值8366.73億元,2013年已逼近萬億市場規模。中國家庭服務業協會也同時表明,家政行業雖然有巨大的市場,目前卻沒有與市場體量相對應的大型家政企業與品牌。近來,融合互聯網及移動互聯網家政創業型企業開始在行業突顯出一定的優勢。 一家名為“阿姨來了”的家政O2O服務平臺引起了記者注意,該平臺以“家政經紀人模式”和“電子合同簽署”兩大亮點迅速搶灘登陸家政O2O行業,是一個基于家政經紀人制的保姆在線預定及支付平臺,誕生于2013年3月21日,短短兩年時間就一躍成為我國領先的家政經紀服務商。 阿姨來了采用經紀人制,用戶可通過微博、微信、APP等多渠道下單,率先引入先進的電子合同服務,將中國云簽的電子合同系統對接入各渠道,讓客戶、經紀人、家政服務員三方在線簽署服務合同,每一次服務都能夠在合同的約束之下進行,安全可靠。 王先生試著登陸“阿姨來了”的官方網站下單,在篩選條件上加入自己的需求:要會做飯,并且會收拾家務。很快就有經紀人和王先生聯絡,提供了幾個阿姨供王先生挑選,王先生翻閱了幾位“候選人”的履歷和以往雇主對其的評價,決定和其中一位李阿姨預約進行面試。面試過程很順利,王先生對李阿姨也很滿意,決定雇傭這個阿姨。隨后王先生收到經紀人的電子簽約室邀請,和李阿姨、經紀人一起簽訂了電子合同,上面明確規定了阿姨的職責和王先生享受到的服務范圍,并且阿姨的合法權益也作了明確說明,同時也補充了幾個解決糾紛的應急預案。三方簽字完畢后王先生在線向平臺支付了款項,和阿姨約定好第二天就可以開始工作。 搭載電子合同的“阿姨來了”,既為雇主獲得方便,讓阿姨工作沒有后顧之憂,又省去了中間復雜的簽署環節,在線就可以讓三方簽約并支付費用。這個服務機制在業內也引發熱議,有人甚至稱其為“互聯網+家政”的秘密武器。 (提示:以上內容為用戶自行轉載或發布,不代表本站觀點,其內容的真實性與準確性,請慎重判斷。) 義烏靈鷗家政服務公司:專門提供家政、月子護理、育嬰師、保姆、專業陪護、服侍老人、醫院護理、鐘點工、家庭公司保潔、搬家等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