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taUFO,11點11分,黑白校園,刻桌,課程格子,超級課程表,KIND,GeGe,烏鴉,酷岔……這一大長串名字恐怕熟悉的人不多,但他們正是眼下最熱的校園社交APP。
這些APP的創業者們既興奮又焦慮,興奮的是移動互聯網時代的人人網持續衰落,取而代之成為校園社交No.1的機會近在眼前,焦慮的是這條跑道上擠滿了各個年齡階層的創業者,如何先打敗這些競爭對手、穩定僅次于人人網的老二位置,就成為最緊迫的問題。 跑道里都是車 21點55,北京,“匹配倒計時”的通知由tataUFO服務器發出,瞬間抵達東西南北,全國高校160萬部手機先后屏幕一閃,信號清晰準確:再過5分鐘,10點邂逅的活動即將開始。
一個小時后,再往南,杭州,11點11分的匹配對聊由“11點11分”系統牽引,80萬同校、同城異性,將在算法的推薦下,有11分11秒的字句傳情——時間可以更長,只要打動對方。
這時候,晚間的課程早已結束,哪怕有好學不倦的學霸,圖書館也已響鈴熄燈。夜晚的熱鬧才剛剛開始,來自tataUFO,來自“11點11分”,也來自切換到匿名模式下的“黑白校園”,甚至是白天當做課程表的“課程格子”和“超級課程表”。黑夜不再給人黑色的眼睛,手機帶來了雙目范圍內的“光明”。“光明”來自社交軟件,他們花樣百出,牢牢抓住每一個屏幕前躁動的心。這些心跳身處校園、正當青春。
然而,每一個心跳的主人,此時只有此地此身,這一刻,占據他們身心的有且只有一款軟件,盡管手機允許他們裝很多用更多——校園社交跑道里車型齊備,但司機分身乏術,精力有限。 巔峰失誤的人人網 
跑道越來越擁擠,領頭的車卻在減速。2011年登陸納斯達克后,牢牢占據校園社交第1名的人人網已將油門踩到了底,速度卻不增反減。移動互聯網的興起,彎道和坡度開始令車身老化、體量巨大的中國社交巨頭越跑越慢,但即便如此,后面的車也難以望其項背。
截至2015年3月31日,最新財報數據顯示,人人網擁有2.25億激活用戶,2015年第一季度月獨立登陸用戶為4600萬。比起目前用戶數量1500萬的課程格子——后起之秀里有最多的用戶數,人人網領先優勢明顯,更何況以工具切入的課程格子,社交轉換率到底有多少?效果如何?還需要時間來給出答案。
關于人人網的減速,前員工楊泱認為是在2011年錯失了“微信”這張移動互聯網的船票。在那一年,PC端的人人已經無限逼近QQ,社區活躍,交流順暢。但在智能手機洶涌而來的情況下,人人的手機版體驗太差,騰訊卻從手機QQ的思路出發,完成了顛覆和涅槃,移動版人人原本比微信更有可能,但歷史拒絕可能。
更為致命的是,為上市沖業績的人人大舉推行游戲,相較于他們模仿的對象——Facebook,人人顯得動作急切而且目光短淺。早在2006年,Facebook走出校園時,便將媒體接口打通,因為畢業而失去學校強關系的用戶,照樣會因為媒體而留存下來。但人人只是收獲了上市時的風光,其后便每況愈下。
如今面對媒體,人人方面的說法是:“人人網的覆蓋人群是有核心區間和輻射區間的,核心區間就是以在校學生為主,學生畢業之后因為同學情感紐帶會使得他們還會繼續使用人人網,但頻率和熱度肯定會不同,就屬于輻射區間了。”說辭言不由衷,卻又無可奈何。
前員工楊泱正是現'11點11分"的創始人,人人的沒落讓他看到了市場的機會。至少在“微信是通訊工具,陌陌進不了校園”的背景下,他覺得切中校園社交剛需的APP會脫穎而出、迎頭趕上。 取代人人?先得脫穎而出 楊泱不是第一個看到機會的人,也絕非最后一個。他的“11點11分”以“校園脫單”切入,在匿名狀態下保證同處一地的用戶能夠自由表達,釋放渴望的那一面。而保障雙方身份的方法,“11點11分”用了顯示實時位置信息的功能,不看臉情況下的限時聊天,營造線上需要的神秘和曖昧,如果“情同意和”,線下能夠延伸出愛情和友情。但真正的配對成功率,以及配對成功后的流失,比起用戶的積累來說,還不是這個上線不足一年的初創項目最集中關切的問題。
依舊是用戶積累,這個前擁后堵的跑道里方法各異,但模式相同:要么切中需求,要么營造場景。
需求的一種是工具需求,以課程表切入,課程格子和超級課程表都已經擁有了1000萬以上的用戶,但轉換到社交,仍在摸索;以二手閑置交易切入,微求為代表的社區不溫不火。
需求的另外一種是異性吸引,但這種需求更強調場景,正如”請吃飯“創始人趙剛強所說:“異性是最吸引人的場景。”
義烏靈鷗家政服務公司:專門提供家政、月子護理、育嬰師、保姆、專業陪護、服侍老人、醫院護理、鐘點工、家庭公司保潔、搬家等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