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記者李堅
“我們是光榮的城管人,頭頂國徽肩扛重任,政治過硬,塑鑄靈魂,紀律過硬,打造鐵軍!”這是黔西南州興義市城市管理綜合執法局的《城管之歌》,也是“整潔興義”的管理密碼。
覃廷云,作為興義市城管局的當家人,對城市管理有一套自己的“秘籍”,那就是把城市當成自己的家。正是在這樣的理念下,不僅興義城區如今面貌煥然一新,而且還引入了競爭機制,覃廷云這個當家人,為興義這個家省了一大筆開支。
實現統一化管理
干凈、整潔,是現在興義市留給初來者最直觀、最深刻的印象。“創全國一流城管,做全國最棒城管人!”作為興義市城市管理者當家人,覃廷云說他們一直在朝著這個目標努力。說起興義的城市管理,覃廷云說這是一個由亂到治的一個過程,1978年,興義市城市管理工作就已經起步,但到1991年4月才成立城管監察大隊,2001年11月正式設立城市管理局。
由于歷史原因,興義城市管理也不盡如人意。“著裝不統一、步調不統一、執行標準不統一,這樣的局面持續了很多年。”覃廷云說,當時的管理跟不上城市發展,城區“臟、亂、差”現象較為突出,不僅給市民帶來不良影響,而且還損害興義作為旅游城市應有的形象。
為徹底扭轉城市管理的被動局面,2011年5月,興義下文確立了城市管理綜合執法局在城市管理中的主體地位。“根據這份文件精神,興義市城管執法局對各街辦的城管(含環衛)人員統一收編管理。”覃廷云說,這樣實行大統小分,實現了城市管理工作的大統管,明確了城市管理工作職責。
在理順體制的基礎上,又保障經費投入,讓城管執法局實現著裝統一、標識統一、裝備統一和執行標準統一。至此,興義城管工作走上了正軌。
把城市當成家來管理
城市,就是我們的“家”。“像善待家人一樣尊重民眾,像愛護家居一樣保護城市,像辦理家事一樣服務管理”。覃廷云說,把“家”作為城管人的基本價值觀,用管理家庭的標尺來要求、衡量全體干部職工的工作,既有相當的高度,又讓人感到親切溫馨,容易理解,而且特別容易踐行。
對于軍人出身的覃廷云來說,有了規范的隊伍和規范的標準,操作起來就容易多了。他對城管隊伍實行準軍事化管理,大力加強城管隊伍建設。準軍事化管理主要是對以特勤大隊為主的城管執法隊伍實行部隊化管理,包括生活、工作、學習等各個環節都基本上按部隊的要求來做。
同時,興義城管局還有專門的督查隊伍和督查機構,上街督查的女子糾察隊甚至成為城市的一道靚麗風景。讓督查考核結果與每一個干部職工的實際利益直接掛鉤。就這樣,大大強化了大家的責任心,使工作質量自然保持高水平。
最省錢的“家長”
在覃廷云的管理思維里面,要求城管人員首先做到宣傳法律法規到位,盡一切可能通過說服當事人,采用“勸離”執法,絕不輕易動用處罰手段,嚴禁暴力執法。對待小攤小販這樣的管理對象,就像對待家人一樣,求得大家的理解服從,最后解決問題。凡是出現城管與管理對象發生矛盾對立的情況時,大都通過圓桌會議、聽證會或征求意見會等方式來解決。
在市容清潔上,由覃廷云牽頭的興義市城管執法局打破以往全市環衛幾乎由兩家家政公司壟斷保潔的現狀,引入競爭機制,先后將城區大部分主次干道野廣告治理、公廁管理及清掃保潔工作承包給12家具備資質和能力的家政公司負責管理。
近些年來興義城區共拆除各類廣告牌3萬余塊,面積達3.7萬多平方米。現在,興義市無任何跨街廣告和大型單立柱廣告,其他廣告也得到有效管控。“在城區面積擴大1倍以上的情況下,費用開支反而減少。”覃廷云說,在引入競爭機制后,環衛保潔質量不降反升。同時,大量解決了就業問題,緩解了社會就業壓力。此外,針對比較難管理的流動攤販,覃廷云還為他們開辟了水果一條街、東南引水干渠菜市和夜市“貓貓城”,從根本上緩解了城管管理難的問題。 義烏靈鷗家政服務公司:專門提供家政、月子護理、育嬰師、保姆、專業陪護、服侍老人、醫院護理、鐘點工、家庭公司保潔、搬家等服務。 |